时间: 2025-05-04 01:5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7:59
天台瀑布寺,传有白头师。
幻迹示羸病,空门无住持。
雪晴看鹤去,海夜与龙期。
永愿亲瓶屦,呈功得问疑。
在天台山的瀑布寺中,传说有位白头老和尚。
他在幻境中显现,向我展示了衰弱的病态,而空门寺院却没有住持。
雪后天晴时,我看着白鹤飞去,海夜时分与龙相约。
我永远希望能亲近他的瓶子和鞋子,向他请教获得的功夫和疑惑。
司空曙(约公元770年-840年),唐代诗人,字子长,号云峰,原籍襄阳。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隐逸生活,作品多体现出对佛教思想的向往。
《寄天台秀师》创作于诗人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高人白头师的向往与敬仰,表达了对佛教清净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寄天台秀师》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追求。开篇提到的“天台瀑布寺”传达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这里不仅有自然的美景,还有隐居的高人。白头师的形象,象征着智慧和经历,给人以启发。接着,诗人通过“幻迹示羸病”表达了对生死、病痛的思考,显示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而“空门无住持”则体现出佛教的空灵与无我之境,让人反思自我与归属。
在雪晴的日子里,白鹤的离去象征着淡泊和超然,而“海夜与龙期”则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的融合,显示出一种对未来的希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人传授智慧的渴望,愿意追随其足迹,探索人生的奥秘。
整首诗在意象构建上非常优美,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禅意的哲学,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高人智慧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佛教清净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哲学情怀。
诗中提到的“白头师”象征什么?
A. 智慧
B. 权力
C. 财富
D. 名声
“空门无住持”反映了怎样的思想?
A. 追求名利
B. 追求清净
C. 追求权力
D. 追求幸福
诗人的愿望是什么?
A. 归隐山林
B. 学习高人的智慧
C. 享受生活
D. 追求名声
可以将《寄天台秀师》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但《寄天台秀师》更侧重于对佛教哲理的追求,而《鹿柴》则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