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5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2:53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兹山界夷夏,天险横寥廓。
太史漏登探,文命限开凿。
北流自南泻,群峰回众壑。
驰波如电腾,激石似雷落。
崖留盘古树,涧蓄神农药。
乳窦何淋漓,苔藓更彩错。
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岁杪应流火,天高云物薄。
金风吹绿梢,玉露洗红箨。
溯舟始兴廨,登践桂阳郭。
匍匐缘修坂,穹窿曳长碍。
林阻往来,遇堰每前却。
救艰不遑饭,毕昏无暇泊。
濯溪宁足惧,磴道谁云恶。
我行山水间,湍险皆不若。
安能独见闻,书此贻京洛。
此山界限着夷夏,天险横亘在辽阔的天地之间。
太史公在这里漏下足迹,文王的命令限制了开凿的范围。
北流的河水从南方奔泻而来,群峰环绕着众多的山谷。
奔腾的波浪如电光闪烁,激荡的石头如雷声轰落。
悬崖上留下了盘古的古树,山涧里储蓄着神农的药草。
乳汁般的水流淋漓如雨,苔藓错落着更显色彩。
清澈的潭水里映出彩虹,渺茫的滩边有鹤飞舞。
年末时节应是流火,天高云淡物象稀薄。
金风吹拂着绿树的枝梢,玉露洗净了红色的竹叶。
逆流而上到达始兴,登上桂阳的城郭。
匍匐着沿着修整的坡道,穹隆的山顶阻碍着行人。
林木隔断路途,遇到堰塞每每要停下。
艰难的旅途没有时间吃饭,直到黄昏才有空停泊。
在溪水中洗涤又何需畏惧,磴道又有谁会说它恶劣。
我在山水之间行走,湍急的险峻比这里更不如。
怎么能够独自见闻,写下这些寄赠给京洛的朋友。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景良,号山人,生于盛唐时期,因其擅长山水田园诗而受到后世的喜爱。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沈佺期自昌乐郡溯流而至郴州的旅途中,诗人通过描写沿途的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艰难旅程的感慨。
整首诗以山水景色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诗中展现的山水景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开篇对山界和天险的描写,给人以雄伟壮丽的感觉,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着,诗人通过“驰波如电腾,激石似雷落”这样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奔腾的河水,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动感与力量。随着诗情的深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细腻的景物,如“崖留盘古树,涧蓄神农药”,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感,也传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虽有对艰难旅途的真实刻画,但仍旧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人以“我行山水间,湍险皆不若”来总结自己的感受,强调了在大自然的壮丽面前,艰难的旅途也显得微不足道。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的思考。
兹山界夷夏,天险横寥廓。
这里的山界限了夷族与夏族,天险横亘在辽阔的天地之间。
太史漏登探,文命限开凿。
太史公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文王的命令限制了开凿的范围。
北流自南泻,群峰回众壑。
河水从北方奔流而下,群峰环绕着众多的山谷。
驰波如电腾,激石似雷落。
水波奔腾如电光闪烁,激荡的石头如雷声轰落。
崖留盘古树,涧蓄神农药。
悬崖上留下了盘古的古树,山涧里储蓄着神农的药草。
乳窦何淋漓,苔藓更彩错。
水流淋漓如乳汁,苔藓错落着更显色彩。
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清澈的潭水里映出彩虹,渺茫的滩边有鹤飞舞。
岁杪应流火,天高云物薄。
年末时节应是流火,天高云淡物象稀薄。
金风吹绿梢,玉露洗红箨。
金风吹拂着绿树的枝梢,玉露洗净了红色的竹叶。
溯舟始兴廨,登践桂阳郭。
逆流而上到达始兴,登上桂阳的城郭。
匍匐缘修坂,穹窿曳长碍。
匍匐着沿着修整的坡道,穹隆的山顶阻碍着行人。
林阻往来,遇堰每前却。
林木隔断路途,遇到堰塞每每要停下。
救艰不遑饭,毕昏无暇泊。
艰难的旅途没有时间吃饭,直到黄昏才有空停泊。
濯溪宁足惧,磴道谁云恶。
在溪水中洗涤又何需畏惧,磴道又有谁会说它恶劣。
我行山水间,湍险皆不若。
我在山水之间行走,湍急的险峻比这里更不如。
安能独见闻,书此贻京洛。
怎么能够独自见闻,写下这些寄赠给京洛的朋友。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在艰难旅途中仍保持乐观的态度。诗人强调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中“驰波如电腾”比喻了什么?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安能独见闻,书此贻京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