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0:57
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
少曾读仙史,知有苏耽君。
流望来南国,依然会昔闻。
泊舟问耆老,遥指孤山云。
孤山郴郡北,不与众山群。
重崖下萦映,嶛峣上纠纷。
碧峰泉附落,红壁树傍分。
选地今方尔,升天因可云。
不才予窜迹,羽化子遗芬。
将览成麟凤,旋惊御鬼文。
此中迷出处,含思独氛氲。
我曾经读过仙人传记,知道有位叫苏耽的君子。
我流连于南方的国度,仍然怀念曾经听闻的事迹。
我停船向老者询问,老者遥指那孤山的云雾。
这孤山在郴州北面,与其他山峰不在同一群体。
重峦叠嶂下映照着,奇峰怪石上缠绕着迷雾。
碧绿的山峰泉水潺潺,红色的山壁树木相间。
这样的胜地如今就在眼前,若想升天就可以在此云游。
我虽不才被贬谪在此,羽化之子留下的芬芳。
我想要观赏成龙成凤的景象,顿时惊叹于那些鬼神的文采。
在这个地方,我感到迷失与归属,思绪在这里独自氤氲。
沈佺期(约710年-约785年),字景仁,号元白,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体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是沈佺期在游历南方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仙人传说的向往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郴州北望苏耽山时的所见所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仙人传说的向往。诗中,沈佺期以清新的笔调描写了郴州的山川美景,展现了孤山的独特与秀丽,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诗人对苏耽的描述,既是对仙人传说的追忆,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通过问询耆老得知孤山的存在,进而展开对自然的描绘。孤山与众山的不同,重崖与嶛峣的交错,碧峰泉水与红壁树木的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失落与思考,尽管被贬谪在此,但他仍然对自然与仙境充满向往,渴望升天成仙。诗中“羽化子遗芬”与“成麟凤”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修道成仙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仙人传说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思考。通过对苏耽山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理想与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哲学思考。
问题:诗中提到的苏耽君是谁?
问题:孤山位于哪个地方?
问题:诗中提到的“羽化”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