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6:01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绛阙云台总有名,应须极贵又长生。
鼎中龙虎黄金贱,松下龟蛇绿骨轻。
霅水未浑缨可濯,弁峰初见眼应明。
两卮春酒真堪羡,独占人间公外荣。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声与财富的看法。诗人认为,华丽的宫殿和高耸的云台虽然名字响亮,但若没有长久的贵重与长生的祝福,那便毫无意义。鼎中象征着权力与财富的龙虎,其实在黄金满地的情况下显得贱如泥土;而在松树底下的龟蛇,虽然轻盈,却显得无足轻重。霅水尚且清澈,缨带可以洗濯,初见的弁峰在眼中分外清晰。两杯春酒实在令人羡慕,然而我独自享有这人间的荣耀与快乐。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也经历了多次贬谪,但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苏轼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诗作于苏轼被贬至湖州期间,正值他人生的低谷。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的哲理思索,同时也表达了他在逆境中自得其乐的洒脱态度。
此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对名利的独立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心中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绛阙云台”这样的华丽景象引入,表面上看似赞美名利,实则暗含质疑。接着通过对鼎中龙虎和松下龟蛇的对比,展示了权力与财富在苏轼眼中的贬值,强调了其轻薄与虚幻。通过“霅水未浑缨可濯”的描写,诗人将清澈的水与浑浊的名利对立,暗示真情与纯粹的生活才是值得追求的。
而结尾的“两卮春酒真堪羡”,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快乐生活的珍视,表明他在物质匮乏之时,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正如他对“人间公外荣”的享受,体现了他独特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处境的自我解嘲,更是对世俗名利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本诗中运用了诸多修辞手法,包括: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名利的虚幻与生命的真实,传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追求内心安宁与快乐的态度。表达了对于物质世界的超然,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珍视。
苏轼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诗中“鼎中龙虎”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霅水未浑缨可濯”表达了什么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