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时间: 2025-05-06 01:56:01

诗句

绛阙云台总有名,应须极贵又长生。

鼎中龙虎黄金贱,松下龟蛇绿骨轻。

霅水未浑缨可濯,弁峰初见眼应明。

两卮春酒真堪羡,独占人间公外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6:01

原文展示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绛阙云台总有名,应须极贵又长生。
鼎中龙虎黄金贱,松下龟蛇绿骨轻。
霅水未浑缨可濯,弁峰初见眼应明。
两卮春酒真堪羡,独占人间公外荣。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声与财富的看法。诗人认为,华丽的宫殿和高耸的云台虽然名字响亮,但若没有长久的贵重与长生的祝福,那便毫无意义。鼎中象征着权力与财富的龙虎,其实在黄金满地的情况下显得贱如泥土;而在松树底下的龟蛇,虽然轻盈,却显得无足轻重。霅水尚且清澈,缨带可以洗濯,初见的弁峰在眼中分外清晰。两杯春酒实在令人羡慕,然而我独自享有这人间的荣耀与快乐。

注释

  • 绛阙:指的是华丽的宫殿。
  • 云台:高耸的台阁,象征地位和权力。
  • 鼎中龙虎:鼎中象征权力与财富之物,龙虎则为神兽,象征权威。
  • 松下龟蛇:松树下的龟与蛇,暗指平常之物。
  • 霅水:指的是清澈的水流。
  • :用于装饰的带子。
  • 弁峰:头盔的峰,象征权威。
  • 卮春酒:两杯春天的酒,象征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也经历了多次贬谪,但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苏轼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苏轼被贬至湖州期间,正值他人生的低谷。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的哲理思索,同时也表达了他在逆境中自得其乐的洒脱态度。

诗歌鉴赏

此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对名利的独立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心中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绛阙云台”这样的华丽景象引入,表面上看似赞美名利,实则暗含质疑。接着通过对鼎中龙虎和松下龟蛇的对比,展示了权力与财富在苏轼眼中的贬值,强调了其轻薄与虚幻。通过“霅水未浑缨可濯”的描写,诗人将清澈的水与浑浊的名利对立,暗示真情与纯粹的生活才是值得追求的。

而结尾的“两卮春酒真堪羡”,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快乐生活的珍视,表明他在物质匮乏之时,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正如他对“人间公外荣”的享受,体现了他独特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处境的自我解嘲,更是对世俗名利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绛阙云台总有名:华丽的宫殿与高台总是受人瞩目。
  2. 应须极贵又长生:然而,若没有真正的贵重与长久的生命,那它们的名声又有什么意义呢?
  3. 鼎中龙虎黄金贱:鼎中象征权力的象征物,如龙虎般的存在,在黄金泛滥的情况下却显得微不足道。
  4. 松下龟蛇绿骨轻:松树下的龟蛇轻盈无重,暗指平常事物的无足轻重。
  5. 霅水未浑缨可濯:霅水尚且清澈,带子可以在此洗濯,象征纯净与真实。
  6. 弁峰初见眼应明:初次见到的弁峰,眼中应当明亮清晰。
  7. 两卮春酒真堪羡:两杯春酒,确实令人羡慕。
  8. 独占人间公外荣:我独自享有这人间的荣耀与快乐。

修辞手法

本诗中运用了诸多修辞手法,包括:

  • 对比:如“鼎中龙虎”与“松下龟蛇”的对比,强调名与利的虚幻。
  • 象征:通过“绛阙云台”象征权力与名声的空洞。
  • 比喻:将生活中的简单快乐比作春酒,强调其可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名利的虚幻与生命的真实,传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追求内心安宁与快乐的态度。表达了对于物质世界的超然,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绛阙:象征权力、地位的华美。
  2. 云台:代表名声与虚荣。
  3. :暗示权力与财富。
  4. 龟蛇:象征平常与无重。
  5. 霅水:象征纯洁与真实。
  6. 春酒:象征快乐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追求财富
    • B. 反对名利
    • C. 崇尚权力
    • D. 热爱美食
    • 答案:B
  2. 诗中“鼎中龙虎”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 A. 亲情
    • B. 权力与财富
    • C. 自然
    • D. 爱情
    • 答案:B
  3. “霅水未浑缨可濯”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名利的混浊
    • B. 生活的清新
    • C. 青春的流逝
    • D. 自然的和谐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对世俗的逃避与向往自然的主题。
  • 王维《山居秋暝》:抒发隐居生活的悠然与自在。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对比:苏轼在名利的反思上更为深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由与豪放的追求。在情感基调上,苏轼更为沉稳,而李白则显得更加激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天寒 相识有遗予以紫石砚者谓是下岩石名日玉斗予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山家 自讼 悼东阳许诚之父 窘匮中复大雨殊忧闷闻诸僮聚食笑语为赋一绝 代答 寒食日 泮宫出示盛作一编并父还还集一册作二十八字 幽趣十二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书皮 野役 包含勇的成语 方字旁的字 远旨 以水济水 毛发之功 齿字旁的字 惶惶不安 砑金 建之底的字 釆字旁的字 取譬引喻 赤字旁的字 别妇抛雏 凌掩 包含姱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