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3:43
塞翁吟
作者: 王鹏运 〔清代〕
万木酣风处,空际暮色萧森。
暗雨气,小楼阴。
听高下蝉吟。
雷声忽送千山响,
惊破众窍如喑。
看一霎断云沈。
卷舒本无心。
清琴。商歌歇,
苔痕细数,香径渺前游重寻。
任逐热长安褦襶,
自高卧世觅羲皇,
散发抽簪。
浓雰未解,
望里悬知,
犹郁疏襟。
在万木被风吹拂的地方,空中暮色萧索而沉寂。
隐约中有细雨的气息,小楼显得阴沉。
我听到高低处传来的蝉鸣。
雷声突然从千山传来,
惊动了许多沉闷的耳窍。
只一瞬间,云层沉重地覆盖。
卷舒之间本无心情。
清雅的琴声,商歌已经停歇,
苔痕细细地计数,香径在前头游重寻。
任凭我追逐热闹的长安,
自得其乐地卧在世间,寻找羲皇,
披着长发,抽去发簪。
浓郁的雾霭尚未散去,
在远方的目光中仿佛悬挂着明知,
我仍然怀有疏朗的心境。
逐句解释生僻字和词语的含义
作者介绍
王鹏运,清代诗人,生于清代中期,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以山水、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
《塞翁吟》创作于清代,诗人借用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反映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塞翁吟》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篇以“万木酣风处”引入,描绘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气象,营造出诗人所处的环境的萧瑟与孤寂。紧接着的“暗雨气,小楼阴”则使得气氛更加沉重,表现出一种阴郁的情绪。蝉鸣声的出现,既是夏天的象征,也是孤寂的映衬,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雷声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沉寂,似乎在提醒人们世事的变幻无常。诗人在感受到自然的变化时,内心也随之起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后半部分提到的“香径渺前游重寻”,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的最后部分“浓雰未解,望里悬知”,揭示了诗人对世界的理解与追求,尽管雾霭尚未散去,但诗人仍然保持着清澈的心境,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对理想的追求相结合,形成了整体的艺术效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世界变化的淡然态度,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木酣风处”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寂静的山谷
B. 风和日丽的环境
C. 雨后初晴的田野
“雷声忽送千山响”中的“雷声”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人生的悲哀
C. 内心的挣扎
诗中提到的“羲皇”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代表高洁理想的神话人物
C. 一种乐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塞翁吟》的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