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时间: 2025-05-07 22:42:52

诗句

虫鸣归旧里,田野秋农闲。

即事敦夙尚,衡门方再关。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

霜蕙后时老,巢禽知暝还。

侍臣黄枢宠,鸣玉青云间。

肯想观鱼处,寒泉照发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2:52

原文展示:

虫鸣归旧里,田野秋农闲。
即事敦夙尚,衡门方再关。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
霜蕙后时老,巢禽知暝还。
侍臣黄枢宠,鸣玉青云间。
肯想观鱼处,寒泉照发斑。

白话文翻译:

虫鸣声声,归宿于故乡,田野在秋天里显得格外闲适。
正是农事的季节,人们在忙碌与安逸之间徘徊。
夕阳西下,映照着东边的篱笆,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山高而远。
霜打的蕙兰已是时光渐老的象征,巢中的鸟儿也知道天色暗了,纷纷归巢。
侍臣黄枢因受到宠爱,歌声在青云之间回荡。
是否能想起那观鱼的地方,寒泉清澈,照见了我的白发斑斑。

注释:

  • 虫鸣:指秋虫的鸣叫,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归旧里:回到故乡,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秋农闲:秋天是农忙后的闲暇时光。
  • 敦夙尚:即事理,敦厚而讲究,表达对往事的珍视。
  • 衡门:指家门,象征着归属和安宁。
  • 东篱:东边的篱笆,暗示着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
  • 霜蕙:霜后凋零的蕙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巢禽:鸟儿的巢,象征着归宿和安全。
  • 黄枢:指一位侍臣,黄枢因受到宠爱而受到青睐。
  • 寒泉:寒冷的泉水,象征着清澈与纯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 726—786),字仲明,号东皋,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诗人之一,以田园诗和咏物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田园风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写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钱起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中流露出一种恬淡的情怀,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思考与自我安慰。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天田园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篇以“虫鸣归旧里”引入,虫鸣声声,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带着浓厚的乡愁。接着描绘了秋天的农闲时光,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交织在一起。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一句,夕阳的余晖洒在东篱,给人以温暖与宁静,爽气则象征着清新与自由,仿佛一切都在这宁静的时光中得以安放。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内心的安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后几句提到霜蕙与巢禽,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侍臣黄枢宠”则揭示了现实的复杂与人情的冷暖。最后一句“寒泉照发斑”,既是对自身老去的感慨,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景交融,抒情与写景相得益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虫鸣归旧里:虫鸣声声,带有故乡的情怀,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
  • 田野秋农闲:描绘出秋季田野的闲适,暗示着丰收后的宁静。
  • 即事敦夙尚:表达对往事的珍视与对生活的反思。
  • 衡门方再关:家门再度关闭,象征着归属感和安宁。
  • 夕阳入东篱:夕阳西下,映照着东边的篱笆,增添了诗的温暖感。
  • 爽气高前山:清新的空气与高山相映,体现出自然的美好。
  • 霜蕙后时老:霜后的蕙兰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
  • 巢禽知暝还:鸟儿归巢,暗示着安宁与归属。
  • 侍臣黄枢宠:提到侍臣,反映出社会的复杂与人际关系。
  • 肯想观鱼处:回忆起往日的宁静,表达对过去的向往。
  • 寒泉照发斑:寒泉清澈,照见白发,感慨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夕阳入东篱”,把夕阳比作一种温暖的照耀,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拟人:如“巢禽知暝还”,给鸟儿赋予了人性的特征,使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有良好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哲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虫鸣:象征秋天的来临与故乡的思念。
  • 田野:代表宁静的田园生活。
  • 夕阳:象征温暖与希望。
  • 霜蕙: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巢禽:象征归宿与安全。
  • 寒泉:象征纯洁与清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虫鸣归旧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新生活的向往
    • C. 对城市的厌倦
  2. “夕阳入东篱”中,夕阳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终结
    • B. 温暖与希望
    • C. 冷漠与孤独
  3. 诗中提到的“寒泉”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财富与荣耀
    • B. 纯洁与清澈
    • C. 生命的脆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赋得古原草送别》与《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都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但前者更侧重于生死离别的感伤,而后者则强调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较为沉重,后者则显得轻松自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 其一 荆州十首 其一 浣溪沙 屈原塔 减字木兰花(赠君猷家姬) 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 记梦(并叙) 书李宗晟《水帘图》 赠江州景德长老 大老寺竹间阁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灰的成语 舟车劳顿 百龙之智 头蚕 韦字旁的字 罪应万死 角字旁的字 发踪指使 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沦敝 浓妆艳裹 尢字旁的字 残艳 囊萤映雪 血字旁的字 感音 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