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9:28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孟浩然 〔唐代〕
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
本欲避骢马,何如同鹢舟。
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
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
堤缘九里郭,山面百城楼。
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
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
此地没有蛟龙的威胁,日夜水流平稳。我原本想要避开骢马的尘嚣,哪如同这轻巧的鹢舟?今天的这一游,真是幸运,曾经也是我往日的游历。不要奏起琴中的白鹤,且随波逐流,与海鸥一同飞翔。堤边有九里的城郭,山面上有百座城楼。我自顾耕作的人,才非那些管弦乐队的同伴。听闻你推荐草泽,从此我便在沧海中泛舟。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生于688年,卒于740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代表作有《春晓》、《望岳》等。
本诗写于孟浩然与黄侍御在北津(北方的渡口)泛舟游玩时,表达他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生活的淡然。
这首诗展现了孟浩然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繁华喧嚣的厌倦。开篇的“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描绘了一幅宁静安详的水面景象,诗人以此引入希望逃离世俗纷扰的愿望。接着,诗人将鹢舟与骢马对比,展现出他对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对喧嚣的抵触心理。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回忆过去的游历,感慨时光的流逝,仿佛在诉说着自己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中“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一句,既是对高雅生活的调侃,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解脱与自由。他希望在大自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而非依赖于人间的繁华。最后两句自顾耕耘,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强调了自我修养与内心平静的价值。
整首诗展现了孟浩然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渴望逃离繁华与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中流露出对昔日游历的感慨,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骢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马
B. 一种船
C. 一种鸟
诗人希望与谁一起泛舟?
A. 蛟龙
B. 海鸥
C. 鹤
诗中提到的“堤缘九里郭”描绘了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自然的宁静
C. 诗人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