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49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
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左三点水右而。
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
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
婉娈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浩然心境为何而怀念呢?我在蜀地有峨眉山。
回想起和楚狂子一起的日子,仿佛悠悠白云的期盼。
时光啊,悲伤无法相会,泪水已久如涟漪一般。
梦中我登上绥山的山洞,向南采集巫山的灵芝。
探寻元始之道,群仙与我同游,
我与世隔绝,随着云中的神龙而行。
在这婉转悠长的时光里,感悟却无法见到。
陈子昂,字伯玉,号太冲,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61年,卒于公元702年。陈子昂是初唐诗人中重要的人物,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对传统诗歌的创新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反映对人生的深思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感遇·之卅六》创作于陈子昂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他经历了社会动荡与个人经历的困顿之后,思考人生、理想与逝去的时光而作。这首诗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感遇·之卅六》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诗开头以“浩然”二字引入,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广阔的气息,接着提到“吾蜀有峨眉”,不仅是对地理的描写,更是对心灵归属的寄托。陈子昂通过对“楚狂子”的回忆,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描写细腻,尤其是“涕泣久涟”,通过泪水的意象,将悲伤情绪具象化,显示出诗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中所感受到的深切悲伤。后半部分的梦境描写则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渴望在神秘的世界中寻找到解脱与归宿。
诗的最后一句“感悟不见之”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尽管对理想的追求依然存在,但现实的困境让这种感悟变得遥不可及,令人感到一丝哀伤。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整首诗在文学上具有深刻的价值。
整首诗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哀叹。
陈子昂的《感遇·之卅六》是哪一个朝代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楚狂子”象征什么?
“涕泣久涟”中“涕泣”代表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峨眉”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