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仲坚见和复用韵以答 其二

《仲坚见和复用韵以答 其二》

时间: 2025-05-10 07:28:24

诗句

赋就惭辞拙,书成共笑迂。

学传三世旧,用处一分无。

衰鬓频看镜,流年付挈壶。

悠悠身外事,目断塞云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8:24

原文展示:

仲坚见和复用韵以答 其二 段克己 〔金朝〕 赋就惭辞拙,书成共笑迂。 学传三世旧,用处一分无。 衰鬓频看镜,流年付挈壶。 悠悠身外事,目断塞云孤。

白话文翻译:

我写完这首诗,感到自己的言辞笨拙而惭愧,写成后大家一起笑我迂腐。 学问传承了三代,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几乎一无是处。 我频繁地照镜子,看着自己日渐衰老的鬓发,岁月如同流水般流逝,只能交给时间去衡量。 那些身外之事,我只能远远地望着,就像边塞上孤独的云彩。

注释:

  • 赋就:写完诗。
  • 惭辞拙:为自己的言辞笨拙而感到惭愧。
  • 书成:写成文章或诗。
  • 共笑迂:大家一起笑我迂腐。
  • 学传三世:学问传承了三代。
  • 用处一分无:在实际应用中却几乎一无是处。
  • 衰鬓频看镜:频繁地照镜子,看着自己日渐衰老的鬓发。
  • 流年付挈壶:岁月如同流水般流逝,只能交给时间去衡量。
  • 悠悠身外事:那些身外之事。
  • 目断塞云孤:远远地望着,就像边塞上孤独的云彩。

诗词背景: 段克己是金朝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回应朋友仲坚的和诗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对学问传承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矛盾感,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嘲和反思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学问传承与实际应用之间差距的深刻认识。诗中“学传三世旧,用处一分无”一句,既表达了对学问传承的自豪,又透露出对学问在现实生活中的无用感的无奈。后两句“衰鬓频看镜,流年付挈壶”则进一步以个人衰老和时光流逝为喻,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身外事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首句“赋就惭辞拙”,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言辞笨拙,写完诗后感到惭愧。
  • 次句“书成共笑迂”,写成后大家一起笑他迂腐,这里既有自嘲也有对他人反应的描写。
  • 第三句“学传三世旧”,表明诗人的学问是传承自三代,有深厚的底蕴。
  • 第四句“用处一分无”,转折指出这些学问在实际应用中却几乎一无是处,形成鲜明对比。
  • 第五句“衰鬓频看镜”,通过频繁照镜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感慨。
  • 第六句“流年付挈壶”,将流逝的岁月比作可以衡量的流水,形象生动。
  • 最后两句“悠悠身外事,目断塞云孤”,诗人以边塞上孤独的云彩为喻,表达了对身外事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衰鬓”:象征衰老和时光的流逝。
  • “流年”:比喻时间的无情流逝。
  • “塞云孤”:边塞上孤独的云彩,象征远离尘嚣的孤独和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学传三世旧”指的是什么? A. 学问传承了三代 B. 学问很老旧 C. 学问很难学 答案:A

  2. “衰鬓频看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自满 B. 自嘲 C. 自豪 答案:B

  3. “悠悠身外事,目断塞云孤”中的“塞云孤”象征什么? A. 孤独 B. 边塞 C. 云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段克己的其他作品,如《秋夜忆仲坚》等,可以进一步了解诗人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但王之涣的诗更加豪放,而段克己的诗则更加内敛和自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金诗选》:收录了段克己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金朝时期的文学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 么前三字用仄者,见田不伐*呕集, 水调歌头 十月海棠 案丁钞本天籁集注云,* 水调歌头 予儿时在遗山家,阿姊尝教诵先叔 西江月 题阙 满庭芳 屡欲作茶词,未暇也。近选宋名公乐 木兰花慢 题阙 木兰花慢 歌者樊娃索赋 木兰花慢 戊子秋,送合道监司赴任秦中,兼 木兰花慢 王彦立所居南斋,榜真隐,庭中新 摸鱼子 真定城南异尘堂同诸公晚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削足适屦 生字旁的字 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狗马声色 军角 金字旁的字 气喘汗流 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出丑狼籍 丶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刀字旁的字 擒龙捉虎 燧铜镜 像运 称功诵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