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1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13:46
饱看七宝山头月,惯听三茅观里钟。
我常常在七宝山上欣赏明月,习惯了在三茅观内听钟声。
吴瑰,宋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作品多涉及山水、道教文化,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吴瑰的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宗教氛围的热爱,反映出当时士人追求宁静与内心安宁的心态。
《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宗教氛围的喜爱。第一句“饱看七宝山头月”展现了诗人对月色的沉醉,七宝山的月亮被描绘得似乎是无比的美丽与明亮,而“饱看”二字又透露出诗人不止一次地欣赏,形成了一种熟悉和亲切的感受。第二句“惯听三茅观里钟”则将视角转向声音,钟声在三茅观的背景下显得更加悠远,给人一种宁静的宗教感,仿佛这钟声是对内心的一种洗礼。
两句之间的结合,将视觉与听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向读者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趣。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和宗教氛围的热爱,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山名是什么?
A. 七宝山
B. 三茅山
C. 五岳山
答案:A
诗人习惯听到什么声音?
A. 风声
B. 钟声
C. 水声
答案:B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焦虑不安
B. 平静安宁
C. 忧伤失落
答案:B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吴瑰的这首诗更侧重对环境的描写和个人心境的体现,而李白则通过月亮引发对家乡的思念。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却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