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残句:便令脱帽管城公

《残句:便令脱帽管城公》

时间: 2025-05-05 10:08:44

诗句

便令脱帽管城公,小试玉堂挥翰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08:44

原文展示:

便令脱帽管城公,小试玉堂挥翰手。

白话文翻译:

让他脱下帽子,成为城中的公子,稍微试试在书房中挥洒笔墨的手法。

注释:

  • 脱帽:指的是脱下帽子,表示尊敬或谦逊的姿态。
  • 管城公:可能是指某个官员或士人,"管"有管理、统治之意。这里或许暗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 玉堂:指书房或书院,象征着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 挥翰手:挥动笔墨的手,形象地描绘了写作或作诗的情景。

典故解析:

“脱帽”在古代文化中常常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尤其是在正式场合。城公作为一个身份的象征,可能暗示这位文人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认可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以清新俊逸、情感真挚而著称,深受后世推崇。黄庭坚是苏轼的好友,受其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常常在诗中融入哲理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黄庭坚的生活经历有关。他在仕途上的波折,使他对理想与现实产生深刻的思考。诗中表达了他希望在文人聚集的环境中,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与风采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开头的“便令脱帽”给人一种亲切随和的感觉,似乎在邀请某位士人进入文人圈。诗中“管城公”的出现,不仅是对身份的暗示,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接下来的“小试玉堂”则展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渴望,表达了希望在书房中施展才华的情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语言流畅,意象鲜明。通过“脱帽”和“挥翰手”的对比,呈现了从身份的转换到文人创作的过程,体现了黄庭坚对书卷气与社会地位的思考。这种对比不仅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也增加了其艺术表现的层次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便令脱帽管城公: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士人的尊重,象征着对文人身份的认可。
  • 小试玉堂挥翰手:此句描绘了文人笔耕不辍的情景,仿佛能看到他在书房中认真写作的样子。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脱帽”和“挥翰”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象征:帽子象征身份,书房象征文人生活,二者结合展现了诗人的理想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文人身份的渴望与对创作的热爱,反映了黄庭坚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帽子:象征身份与地位。
  • 城公:象征着理想的文人形象。
  • 玉堂:象征文人交流与创作的空间。
  • :象征文人笔墨的才华与创作的激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脱帽”在诗中主要表达什么含义?

    • A. 对他人的尊重
    • B. 对自己的谦逊
    • C. 其他
  2. 诗中提到的“玉堂”指的是什么?

    • A. 一个地方
    • B. 一种情感
    • C. 一种身份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B. 对权力的渴望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文人风采的渴望。
  • 李白《将进酒》:展现了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苏轼:二者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黄庭坚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苏轼则更倾向于豪放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整理和分析。
  • 《黄庭坚诗文集》:收录黄庭坚的诗文作品,提供相关背景资料与注释。

相关查询

沁园春 游莫斯科有感 沁园春 心 沁园春(闲居) 沁园春 壬子和人为寿用止酒韵 沁园春 其二 沁园春 沁园春 题柳如是小像 沁园春 沁园春 其一 沁园春 让岳少保轻易班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辞锋 镜天 齲字旁的字 倒屣而迎 油泥 借刀杀人 寄存 臼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龝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百拙千丑 一朝千里 秽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