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8:46
送荔裳 其一
作者: 王广心 〔清代〕
上客征帆昨夜过,江村风雨别愁多。
东山自慰苍生望,郢市空怜白雪歌。
野寺开樽栖鹳雀,空梁拨棹散鼋鼍。
承明到日应前席,须话桑田总逝波。
客人昨夜乘帆而去,江村的风雨带来离别的愁苦。
东山自我安慰,苍生的期盼如同望向远方,
郢市空荡荡的,唯有白雪的歌声令人怜惜。
野寺里开酒樽,鹳雀栖息其上,
空荡的梁上,船桨轻拨,鼋鼍散去。
明天的承明节到来时,应该在前席上共饮,
只希望能聊聊桑田之变,所有往事如同逝去的波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广心,清代诗人,其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世事变化的无奈。
《送荔裳 其一》是一首深具情感的古诗,通篇渗透着离别的愁绪。开篇“上客征帆昨夜过”,将读者带入一个即将分离的场景,船帆的远去象征着朋友的离去,而“江村风雨别愁多”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风雨交加与离愁相互交织,令人倍感凄凉。
接下来的“东山自慰苍生望”中,东山的自我安慰显得有些无奈,苍生的期盼似乎又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形成了人间冷暖的对比。而“郢市空怜白雪歌”则是对繁华与凋零的感慨,空荡的郢市与白雪的歌声形成了一种孤独的美感。
后两句以“野寺开樽栖鹳雀”引入自然的意象,构建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然而“空梁拨棹散鼋鼍”则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变化。在最后一句“须话桑田总逝波”中,诗人希望未来的重聚能聊聊过往,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离别的哀伤,也有对世事变化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上客征帆”中的“上客”指的是谁?
A. 朋友
B. 客人
C. 长官
D. 旅人
“东山自慰苍生望”中的“东山”象征什么?
A. 自我安慰
B. 朋友
C. 风景
D. 离愁
诗中提到的“桑田”象征什么?
A. 美好时光
B. 变化无常
C. 友情
D. 自然风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广心的《送荔裳》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感慨,但王广心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的美,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亲情的深切思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