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4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45:22
太湖诗·明月湾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晓景澹无际,孤舟恣回环。
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
半岩翡翠巢,望见不可攀。
柳弱下丝网,藤深垂花鬘。
松瘿忽似狖,石文或如虥。
钓坛两三处,苔老腥斒斑。
沙雨几处霁,水禽相向闲。
野人波涛上,白屋幽深间。
晓培橘栽去,暮作鱼梁还。
清泉出石砌,好树临柴关。
对此老且死,不知忧与患。
好境无处住,好处无境删。
赧然不自适,脉脉当湖山。
清晨的景色淡远无边,孤舟在水面上自由地划行。
我想问问最幽静的地方,那里被称为明月湾。
半岩上有翠鸟的巢,远望却无法攀登。
柔弱的柳条垂下丝网,藤蔓深处垂挂着花环。
松树的病瘤偶尔像猕猴,岩石的纹理或似虫豸。
钓鱼的地方只有两三处,苔藓斑驳透着腥味。
沙子上几处雨后初霁,水禽悠闲地相对而望。
渔夫在波涛上,白色小屋幽静深邃。
清晨栽下橘子,傍晚又做成鱼梁。
清泉从石头缝中流出,好树靠近柴门。
面对这种老去的生活,不知是忧愁还是烦恼。
美好的境地无处可留,美好的地方无处可删。
我茫然自得不自在,默默地凝视着湖山。
皮日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个性著称。他生活在唐代中期,个性洒脱,追求自由,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风光。
《太湖诗·明月湾》创作于皮日休游览太湖时,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明月湾是他心目中理想的栖息之地,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太湖诗·明月湾》以清晨的宁静景象为开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图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明月湾的美丽之中。诗人通过孤舟的自由行驶,表达了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不仅是对自然的亲近,更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全诗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翡翠巢、柳弱、藤深等,生动地描绘出太湖的秀丽风光。这些意象充满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这老且死,不知忧与患”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生活的忧虑与烦恼在这片宁静的自然中似乎变得微不足道,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好,更引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深思。诗人在描绘明月湾的同时,也渗透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明月湾的美丽景色,反映了诗人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内心平和的向往。
诗中“晓景澹无际”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诗中提到的“明月湾”象征着什么?
“松瘿忽似狖”中的“狖”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