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46
原文展示:
明教院 文同 〔宋代〕 野径欹危入谷斜,曲岗回岭共交加。 经年不到为隔水,此日独游因看花。 两岸烟云闲景物,一轩泉石静生涯。 自怜冠珮婴身者,直入樊笼老岁华。
白话文翻译:
荒野的小径倾斜着通向深谷,曲折的山岗和连绵的山岭交错在一起。 因为隔着水,多年未曾到访,今日独自游览,只因赏花。 两岸的烟云和闲适的景物,一间小屋和静谧的泉水石头构成了宁静的生活。 我自怜那些身披冠冕和佩饰的人,直接进入束缚中,老去岁月。
注释:
诗词背景:
文同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游览山野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生活的反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野径、山岗、烟云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自怜冠珮婴身者,直入樊笼老岁华”一句,直接抒发了对束缚生活的反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批判。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野径欹危入谷斜,曲岗回岭共交加。
经年不到为隔水,此日独游因看花。
两岸烟云闲景物,一轩泉石静生涯。
自怜冠珮婴身者,直入樊笼老岁华。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生活的反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野径欹危入谷斜”描绘了什么? A. 平坦的大道 B. 险峻的小径 C. 宽阔的河流 D. 高耸的山峰
诗人为何多年未曾到访? A. 因为路途遥远 B. 因为水隔 C. 因为时间不够 D. 因为不喜欢
诗中的“樊笼”比喻什么? A. 自然环境 B. 官场生活 C. 家庭生活 D. 社会环境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