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鸣玉亭筹笔之南

《鸣玉亭筹笔之南》

时间: 2025-05-02 19:11:40

诗句

层崖高百尺,亭即层崖下。

飞泉若环佩,万缕当檐泻。

坐可脱赤热,听宜彻清夜。

亭前树肤剥,为系行人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1:40

原文展示:

鸣玉亭筹笔之南 文同 〔宋代〕

层崖高百尺,亭即层崖下。 飞泉若环佩,万缕当檐泻。 坐可脱赤热,听宜彻清夜。 亭前树肤剥,为系行人马。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山崖有百尺之高,亭子就建在这山崖之下。 飞泻的泉水如同环佩叮咚,万千水流在屋檐下倾泻。 坐在这里可以摆脱酷热,倾听这声音适合彻夜清幽。 亭前的树木表皮剥落,是为了系住过往行人的马匹。

注释:

  • 层崖:高耸的山崖。
  • 飞泉:瀑布。
  • 环佩:古代妇女佩戴的装饰品,此处比喻泉水声如环佩叮咚。
  • 赤热:酷热。
  • 彻清夜:彻夜清幽。
  • 树肤剥:树木表皮剥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鸣玉亭的景色,亭子建在高崖之下,飞泉环绕,清凉宜人。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清凉避暑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鸣玉亭的自然风光,通过“层崖”、“飞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凉幽静的氛围。诗中的“飞泉若环佩”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泉水声比作环佩叮咚,形象生动。后两句“坐可脱赤热,听宜彻清夜”,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凉环境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层崖高百尺,亭即层崖下。” 这两句直接描绘了亭子的位置,高崖之下,突出了亭子的幽静和清凉。
  2. “飞泉若环佩,万缕当檐泻。” 通过比喻和夸张,形象地描绘了飞泉的壮观和声音的悦耳。
  3. “坐可脱赤热,听宜彻清夜。” 这两句表达了亭子带来的清凉和宁静,是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
  4. “亭前树肤剥,为系行人马。” 最后一句描绘了亭前的树木,同时也暗示了亭子是行人休息的地方。

修辞手法:

  • 比喻:“飞泉若环佩”,将泉水声比作环佩叮咚,形象生动。
  • 夸张:“万缕当檐泻”,夸张地描绘了飞泉的壮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清凉避暑的向往,通过描绘鸣玉亭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层崖:高耸的山崖,象征着高远和幽静。
  • 飞泉:瀑布,象征着清凉和活力。
  • 环佩:古代妇女佩戴的装饰品,此处比喻泉水声如环佩叮咚,形象生动。
  • 树肤剥:树木表皮剥落,暗示了亭子是行人休息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飞泉若环佩”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2. 诗中的“坐可脱赤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环境的喜爱? A. 炎热 B. 清凉 C. 热闹 D. 宁静
  3. 诗中的“亭前树肤剥”暗示了什么? A. 亭子是行人休息的地方 B. 树木古老 C. 亭子破旧 D. 树木被砍伐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清凉和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望岳》:描绘了山的高远和壮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对比:

  • 文同的《鸣玉亭筹笔之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清凉和宁静,但文同的诗更注重对声音的描绘,而王维的诗更注重对景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王维和杜甫的诗作,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春至无梅追用前韵一首 老农十首 送赵德庄右司赴江东漕八首 薝卜林 夜饮枕流次日以诗记陈迹 卫公堂二首 其二 和裘父见赠二首 其二 和裘父见赠二首 其一 送向兄荆父帅维扬二首 其二 谢翁子亨惠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齒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包含禄的词语有哪些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重赐 兴情 龚行天罚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沈首 一字旁的字 摘埴索涂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规矩准绳 本象 识微见几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比字旁的字 渝盟 氏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