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遇·之十九

《感遇·之十九》

时间: 2025-05-10 10:34:30

诗句

圣人不利己。

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

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

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

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

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

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

矜智道逾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4:30

原文展示

感遇·之十九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白话文翻译

圣人并不追求个人利益,忧国之心在于普天下的百姓。
黄屋不是尧帝的志向,瑶台又何足道哉。
我听说西方的文化,清净的道理愈加深厚。
为什么穷人们却以金玉为尊,雕刻奢华来追求名声。
云雾缭绕,山林尽头的瑶图与珠翠也显得繁杂。
鬼神的工艺尚且难以为继,人的力量又如何能够持久?
夸耀愚昧反而增加了负担,矜持的智慧只让道理更加模糊。

注释

  • 圣人:指有智慧和德行的人。
  • 忧济:忧虑和施济,指对百姓的关心与帮助。
  • 黄屋:指帝王的宫殿,非尧意意指不符合古代贤明君主的理想。
  • 瑶台:美丽的台榭,象征奢华与虚无。
  • 西方化:指外来文化的影响。
  • 清净道:指一种清净和谐的生活方式。
  • 奈何:怎么,如何。
  • 夸愚:炫耀愚蠢。
  • 矜智:自以为聪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伯宗,号少白。陈子昂在文学上有较高造诣,提倡古风,风格清新而有气势,常以抒怀为主,反映出对社会的关切与个人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歌鉴赏

《感遇·之十九》通过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反思,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忧虑与批判。开篇即以“圣人不利己”引入,指出真正的智者应当心系百姓,而非追求个人私利。接着,诗人通过“黄屋非尧意”表明,现今的政治领导与古代贤君尧的理想相去甚远,反映出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不满。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则表明了诗人对外来文化的关注,认为应该借鉴其清净的道理。接下来的几句中,通过对金玉与雕刻的描写,突显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与对名望的执迷,显示出一种对奢华生活的反思与批判。

最后,诗人在“夸愚适增累”中以讽刺的语气指出,愚昧的追求只会增加负担,而自以为聪明的行为反而让人更加迷惑,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忧虑。整首诗通过严谨的结构与深邃的思想,展现了陈子昂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人不利己:强调智者应以天下为重,不应追求个人利益。
  • 忧济在元元:对百姓的忧虑和施济之心是首要的。
  • 黄屋非尧意:当今社会的统治者与古代贤王尧的理想相去甚远。
  • 瑶台安可论:奢华的享受不值得讨论。
  • 吾闻西方化:提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暗示要学习其清净的道理。
  • 奈何穷金玉:为何穷人还以金玉为尊,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扭曲。
  • 雕刻以为尊:奢华的装饰被视为尊贵的象征。
  • 云构山林尽:描绘出山林的美丽,却又显得繁杂。
  • 瑶图珠翠烦:奢华的装饰让人感到烦躁。
  • 鬼工尚未可:即使是鬼神的工艺也难以为继。
  • 人力安能存:人的力量又如何能够持久?
  • 夸愚适增累:炫耀愚昧只会增加负担。
  • 矜智道逾昏:自以为聪明的行为只让道理更加模糊。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古贤与今人的对比,突出社会的堕落。
  • 象征:金玉、瑶台等象征奢华与虚荣。
  • 反讽:通过“矜智道逾昏”来讽刺那些自以为聪明却愚昧的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评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人生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人:象征智慧与仁德。
  • 黄屋:象征权力与政治。
  • 瑶台:象征奢华与虚荣。
  • 金玉:象征物质与财富。
  • 西方化:象征文化交流与思潮变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圣人不利己”这句的意思是?

    • A. 圣人只追求个人利益
    • B. 圣人心系百姓
    • C. 圣人不关心他人
  2. “黄屋非尧意”中的“黄屋”指什么?

    • A. 贫民窟
    • B. 皇帝的宫殿
    • C. 学校
  3. 诗中提到的“西方化”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外来文化的抵制
    • B. 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与学习
    • C. 对外来文化的误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君不见》: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君不见》:李白同样表达了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但更多侧重于享乐与豪情,风格激昂。
  • 《静夜思》: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悠长,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人陈子昂研究》

相关查询

感事 又六言 休日早起 道中寒食 招张仲宗 舟抵华容县 再游八关 再赋 蜡梅四绝句 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癶字旁的字 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萍水相逢 殊形诡色 毛举细事 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申请书 风行电扫 尸字头的字 車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宰相肚里能行船 上古 缶字旁的字 劳什子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暖阳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