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9:20
袅袅孤生竹,独立山中雪。
苍翠摇动风,婵娟带寒月。
狂花不相似,还共凌冬发。
这首诗描绘了一根孤独的竹子在雪山中独立生长的情景。它在寒风中摇曳,青翠的叶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丽。虽然狂放的花儿与竹子不相似,但它们都在寒冷的冬天盛开。
“婵娟”一词常用于描写月亮,源于《楚辞·九歌》中的“月之婵娟”比喻月亮的美丽。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常常与梅花相提并论,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保持自身的风骨。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字子真,号白云,主要创作山水田园诗,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皎然生活于唐代中期,时代背景是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时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皎然隐居山林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孤独生活的思考。通过描写寒竹,反映了他志趣高洁、心系自然的情怀。
这首《寒竹》以清新而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冬天中一根孤竹的形象,表现出竹子的高洁与坚韧。诗的开头“袅袅孤生竹”通过“袅袅”一词,展现了竹子的轻盈与优雅,同时也暗示其孤独的状态。接下来的“独立山中雪”则强调了竹子在寒冷冬季的坚强立足,形成一种对比,竹子在雪中显得越发苍翠,与周围的白雪形成鲜明的对比。
“苍翠摇动风,婵娟带寒月”两句中,竹子的苍翠在寒风中摇曳,与“寒月”相映成趣,渲染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最后一句“狂花不相似,还共凌冬发”通过狂花与竹子的对比,表现出两者在相同环境中的不同命运,强调了竹的独特与坚韧。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情感上则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寒竹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孤独坚韧的赞美,强调了在逆境中保持自我、追求高洁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袅袅”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狂花”与竹子有什么关系?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竹里馆》同样描绘了竹子,但更加侧重于环境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安宁。而皎然的《寒竹》则更加强调孤独与坚韧,通过寒冷的冬天突显竹子的生存智慧。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词的魅力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