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观吴偃画松

《观吴偃画松》

时间: 2025-04-30 18:41:49

诗句

君有绝艺终身宝,方寸巧心通万造。

忽然写出涧底松,笔下看看一枝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1:49

原文展示

观吴偃画松
作者: 施肩吾 〔唐代〕

君有绝艺终身宝,
方寸巧心通万造。
忽然写出涧底松,
笔下看看一枝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拥有绝妙的艺术,终生都是宝贵的财富。你的巧妙心思能通达无数的造物。忽然间,你在纸上写出了山涧底下的松树,笔下显现出一枝苍老的松。

注释

  • 绝艺:绝妙的技艺。
  • 方寸:指心思、智慧,也有“方寸之间”之意,象征小小的空间。
  • 万造:万物的造型与构造。
  • 涧底松:指山涧底下的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 :指松树的苍老,暗示岁月的积淀与生命的韧性。

典故解析

吴偃:唐代画家,以绘画松树著称,常被称为“松树之宗”。他的作品深受当时士人喜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肩吾,唐代诗人,以诗、词、散文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花鸟,语言清新自然,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施肩吾对吴偃画作的赞美中,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敬仰与欣赏,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吴偃画松的描绘,表达了对高超艺术的赞美与向往。开头两句直接抒发了对艺术的崇敬,强调了绝艺的重要性,认为这不仅是个人的财富,也是文化的传承。接下来的两句则具体描绘了吴偃的画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松树的形态。笔者通过“忽然写出”的描写,展示了艺术创作的灵感瞬间,似乎在瞬间便能够捕捉到自然界的美。在最后一句中,“笔下看看一枝老”不仅描绘了松树的形态,还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艺术家本身的阅历与智慧。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既有对技艺的尊重,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有绝艺终身宝:称赞对方拥有非凡的技艺,这种技艺是终生的财富。
  • 方寸巧心通万造:强调作者的智慧和巧思,能在小小的空间中创造出无数美物。
  • 忽然写出涧底松:描绘了艺术创作的灵感瞬间,仿佛一瞬间就能捕捉到松树的风采。
  • 笔下看看一枝老:描绘松树的苍劲,暗示艺术的深厚与持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艺术与宝藏相提并论,增强了艺术的价值感。
  • 拟人:通过“笔下看看”,赋予画笔生命,增强了创作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吴偃画作的赞美,传达了对艺术的尊重与热爱,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强调了艺术创作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意象分析

  • 松树:象征坚韧、长寿,代表着高洁的品格。
  • :象征艺术创作的工具,代表着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与心思。
  • 涧底:象征自然的纯净与深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绝艺”是指什么?
    A. 普通技艺
    B. 非凡技艺
    C. 失败的艺术

  2. “方寸巧心通万造”中“方寸”指的是什么?
    A. 地方
    B. 心思
    C. 技艺

  3. 诗人通过描绘松树想要表达什么?
    A. 对松树的厌恶
    B. 对松树的赞美与尊重
    C. 对松树的无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松风阁记》: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绘了松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题松》:宋代陆游的诗作,亦表达了对松树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施肩吾的《观吴偃画松》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施肩吾更注重艺术创作的瞬间灵感,而王维则侧重于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优秀作品,帮助读者了解唐诗的韵味与风格。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了古代诗词的解读与分析,适合对诗词有深入研究的读者。

相关查询

杜牧 得仙亭 留隐轩 剡溪霁雪送原上人 都门道中偶得诗从奇险归平澹人到穷愁见性情二语杨镜知茂才嘱为书之楹帖因足成长句奉赠 海郎山灵湫神女歌 榆关老翁行 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 帐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正开头的成语 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扁形动物 伫眙 暗中盘算 包含峡的词语有哪些 参前倚衡 羽字旁的字 失阑 皿字底的字 痛不可忍 一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女扮男装 匠心独具 气断 推贤进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