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从军行(一作李端诗,题云塞上)

《从军行(一作李端诗,题云塞上)》

时间: 2025-05-02 10:12:04

诗句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

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

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

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2:04

原文展示: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
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
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
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白话文翻译:

在边陲的城镇,我二十岁时就立下了赫赫战功。
卷起旗帜,收拾败马,沙场上拥挤着残余的士兵。
乌鸦在被覆灭的阵地上飞起,烧毁的山野草木通红。
在边塞的闲暇中,我思念远方的猎场,
而军队的老将们却厌倦了分营扎营的生活。
雪山上没有人的踪迹,冰冷的河流中传来大雁的哀鸣。
李陵甘愿在此沉没,令我感到惆怅的是汉代的公卿们。

注释:

  • 边城:指边疆的城池,通常是军队驻守的地方。
  • 勇名:勇敢的名声。
  • 卷旗:收起军旗,表示战斗已结束。
  • 乌鸢:指乌鸦,象征着战斗的惨烈和死亡。
  • 塞闲:边塞的闲暇时光。
  • 李陵:汉代名将,因战败而被俘,其事迹被后人所铭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边塞生活、军旅生涯的感悟。其作品多描绘战争与自然的结合,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从军行》创作于唐代边塞的战乱时期,诗人以个人的军旅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生命的感慨。诗中透出对边塞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从军行》是一首描绘军旅生活的古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内心的孤独。开头两句,诗人以“二十在边城”自述年少时的英勇,反映了年轻将士的豪情壮志。接着,描绘了战败后的狼狈场面,卷旗、败马和残兵的意象,将战争的惨烈展现无遗。中间几句,诗人通过“乌鸦”和“烧山草木”的意象,传达出战争带来的死亡和毁灭感。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活的思考,士兵在边塞的闲暇中渴望打猎的心情,与对军营生活的厌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在结尾,通过提及李陵的故事,诗人抒发了对历史英雄的惆怅与思考,给整首诗增添了深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性。整首诗气氛沉重,情感深邃,既是对战争的控诉,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十在边城:表现诗人年轻时在边疆的经历,暗示了将士的年轻和热血。
  2. 军中得勇名:强调在军队中获得的声誉,突显了战争的荣耀和风险。
  3. 卷旗收败马:描绘了战斗的结束和失败后的无奈,象征士兵的疲惫。
  4. 占碛拥残兵:表现战场的混乱和士兵的困境,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5. 覆阵乌鸢起:乌鸦飞起,暗示死亡的来临,令人感到战争的残酷。
  6. 烧山草木明:火光映照下的山野,象征着毁灭和悲惨的战局。
  7. 塞闲思远猎:士兵在战后思念狩猎,反映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8. 师老厌分营:描绘士兵厌倦了战争的生活,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9. 雪岭无人迹:表现边塞的荒凉,暗示人迹罕至的孤独感。
  10. 冰河足雁声:大雁的叫声在冰河上回响,增添了孤独与凄凉的气氛。
  11. 李陵甘此没:提到历史人物李陵,表达对英雄命运的惋惜。
  12. 惆怅汉公卿:结尾再次引入历史,表达对汉代公卿的感慨,增强情感的厚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乌鸦和火光象征死亡和毁灭,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战争的惨烈。
  • 拟人:通过“雁声”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兼具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历史人物的惋惜。诗人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情感真挚,意蕴深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城:象征着战争与孤独的环境。
  • 乌鸦:象征死亡和不祥之兆。
  • 雪岭:代表荒凉和无人之境,反映内心的孤独。
  • 大雁:象征着思乡之情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陵是哪个朝代的将领? A. 魏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2. “卷旗收败马”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胜利的庆祝
    B. 战斗的结束与失败
    C. 休息时光
    D. 远足旅行

  3. 诗中对边塞生活的感受是? A. 兴奋
    B. 厌倦与孤独
    C. 忧伤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在王昌龄的《出塞》中,同样描绘了边塞的生活,但侧重于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而卢纶的《从军行》则更为沉重,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命运的感慨。两者都展现了边塞生活的不同侧面,值得深入对比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村居即事 双河晚眺 雪月争辉 仲春之日 春晓 春夕 读书 寄王微之 自度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兀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毒手尊拳 旡字旁的字 动中竨要 河结尾的成语 自由电子 迎宵 螫手解腕 寒恋重衾 命根子 平心易气 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认祖归宗 子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旋风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