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4:11
题河上亭
作者:姚合 〔唐代〕
亭亭河上亭,鱼踯水禽鸣。
九曲何时尽,千峰今日清。
晨光秋更远,暑气夏常轻。
杯里移樯影,琴中有浪声。
岸莎连砌静,渔火入窗明。
来此多沈醉,神高无宿酲。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亭子位于河上的景象。亭子高高地矗立在河边,水中游动的鱼和鸣叫的水鸟相映成趣。曲折的河流何时才能流尽,今天的千山万峰显得格外清明。晨光中的秋天更显得遥远,而夏日的暑气则常常感到轻柔。酒杯中的影子随着橹船的移动而摇曳,琴声中传来波浪的声音。河岸上的莎草与石阶显得格外宁静,渔火透过窗户照亮了室内。来到这里,常常让我沉醉不已,神志也高亢而不再宿醉。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隐含的哲理,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在唐代,诗歌常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姚合(约 780-843),字会之,号云阳,唐代诗人,主要生活在中晚唐时期,曾任职于多地,后居长安。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善于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作品多以写景抒情为主。
这首诗所描绘的场景可能源于姚合在河边的闲适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唐代文人追求“清雅”的风潮中,姚合的作品体现了对质朴自然的向往。
姚合的《题河上亭》以其清新隽永的语言和自然优美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亭亭河上亭”简洁明了,便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河畔景象。亭子的高耸与水中的鱼、鸣叫的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图景。接着,诗人以“九曲何时尽,千峰今日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暗示着人们在面对自然的壮丽时,内心的惆怅与思考。
随着晨光的变化,诗人描绘了秋天的远离与夏日的轻柔,传递出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而“杯里移樯影,琴中有浪声”则将饮酒和音乐融入自然之中,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最后两句“岸莎连砌静,渔火入窗明”则将宁静的氛围推向高潮,描绘了渔火映照下的温馨场景,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画面感。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哲理展开,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在喧嚣尘世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九曲”指的是哪个自然元素?
A. 山
B. 河
C. 森
D. 湖
填空题:诗中提到“杯里移樯影”,这句话描绘的意象是____。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对/错)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姚合的《题河上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