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王秀才携酒至

《九日王秀才携酒至》

时间: 2025-05-07 22:22:11

诗句

缤纷篱下菊,几枝带霜妍。

物苟有至性,造化亦无权。

故人携酒过,斟酌坐花前。

狂歌无宫商,破琴不必弦。

粗语桑麻事,稍稍及诗篇。

爱兹重九名,不觉已陶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2:11

原文展示:

缤纷篱下菊,几枝带霜妍。
物苟有至性,造化亦无权。
故人携酒过,斟酌坐花前。
狂歌无宫商,破琴不必弦。
粗语桑麻事,稍稍及诗篇。
爱兹重九名,不觉已陶然。

白话文翻译:

在缤纷的篱笆下盛开的菊花,几枝上已带着霜的美丽。
万物都有本性,造化并无主宰。
老朋友携带着酒而来,斟酒坐在花前。
狂歌不讲究调子,破琴也不用弦。
随便聊聊桑麻的事情,偶尔也提到诗篇。
我喜欢这重阳的节日,不知不觉中已陶醉了。

注释:

  • 缤纷:形容色彩鲜艳、繁多的样子。
  • 篱下:指篱笆的下面,泛指家庭环境。
  • 霜妍:霜打的花朵依然美丽。
  • 至性:指事物的本性或原本的状态。
  • 造化:指自然的创造力和变化。
  • 斟酌:指倒酒和品味酒的过程。
  • 宫商:古代音乐的调式。
  • 狂歌:指不拘形式的唱歌。
  • 桑麻:指桑树和麻的农事,表现平凡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实居,明代诗人,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和老友相聚,共同享受节日的快乐,表现出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珍惜。

诗歌鉴赏:

本诗以传统节日重阳为背景,展现了作者与故友相聚的欢愉情景。开头几句描写了菊花的美丽,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暗示即使在霜寒的时节,仍有美好的事物存在。接下来的几句则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作者与朋友的相聚不拘泥于形式,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爱兹重九名,不觉已陶然”更是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浓厚的人情味。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通过简单的日常对话和自然描写,传达了对生活乐趣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缤纷篱下菊,几枝带霜妍:描绘菊花在篱笆下的美丽,表现秋天的景象。
    • 物苟有至性,造化亦无权:强调万物皆有其本性,自然的变化不受人为控制。
    • 故人携酒过,斟酌坐花前:与老朋友相聚,饮酒赏花,体现友情的温暖。
    • 狂歌无宫商,破琴不必弦:不拘泥于音乐的形式,体现一种自由的生活态度。
    • 粗语桑麻事,稍稍及诗篇:谈论平凡的生活,偶尔提及诗歌,表现生活的真实与朴素。
    • 爱兹重九名,不觉已陶然:对重阳节的喜爱,沉醉于这份快乐中。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菊花”象征坚韧与美丽,表达生命力。
    • 对仗:句与句之间的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与朋友相聚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简单快乐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重阳节时盛开的菊花代表着节日的气氛。
  • :象征着友情与欢聚,酒的斟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花前: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狂歌无宫商”中的“宫商”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音乐的调式
    • C. 一种舞蹈
    • D. 诗歌的韵律
  3. “缤纷篱下菊”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 A. 秋天的菊花
    • B. 春天的桃花
    • C. 夏天的荷花
    • D. 冬天的梅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重阳席上歌》
  • 李白《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张实居的重阳主题诗作,杜甫的诗中更强调社会责任感,而张实居则突出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周宗庙歌 皇夏 拟咏怀诗 二三 拟咏怀诗 十六 周宗庙歌 皇夏 周大祫歌 昭夏 示封中录诗 二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诗 山斋诗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二 和裴仪同秋日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受天之祜 疋字旁的字 否极生泰 逐开头的成语 玉字旁的字 诈赃 释缚焚榇 龙准 文字旁的字 冥缅 撑天拄地 支字旁的字 先觉先知 遭时定制 颈结尾的成语 自字旁的字 包含炮的词语有哪些 皓齿星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