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9:08
岁岁兹辰泛菊觞,今余泪雨洒衣裳。
蕲黄形胜余回合,江汉波涛接混茫。
万里秋风催短发,三年转战又重阳。
茱萸酒尽天涯会,回首干戈道路长。
每年这个日子我都举杯饮菊花酒,今天却因思念而泪流满面。
蕲黄的菊花美丽而芬芳,我与它相会于此,江汉的波涛在眼前汇成一片混沌。
万里秋风催促着我的短发,三年来的征战又恰逢重阳节。
茱萸酒已尽,天涯海角却难得相聚,回首往昔,战乱的道路依然漫长。
郭嵩焘(1818-1891),字承志,号梅溪,清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其诗风清新高远,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离乱的感慨。正值战乱年代,诗人经历了长时间的漂泊与战斗,心中充满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九日》是郭嵩焘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境遇的结合。诗中通过“举杯饮菊”的场景,展现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泪雨洒衣裳”的惆怅。诗人不仅在意境上表现出浓厚的思乡情,更通过江汉的波涛与混茫的描述,隐喻了历史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中的“万里秋风催短发”描绘了秋天的萧瑟,短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个人的沧桑。接着,“三年转战又重阳”则将个体的经历与节日的传统相结合,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最后,诗句“茱萸酒尽天涯会,回首干戈道路长”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无望的情感,尽管在重阳这样的团圆日子,真正的团聚却是遥不可及。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有对传统节日的珍视,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家国的思念,展现了个人与历史交错的命运,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万里秋风催短发”中的“短发”象征什么?
诗人对重阳节的情感是: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以重阳为背景,但更强调兄弟情谊和思乡之情,而郭嵩焘则通过个人经历展现更深层的历史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