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浙东故孟尚书种柳

《浙东故孟尚书种柳》

时间: 2025-05-06 02:00:44

诗句

孟家种柳东城去,临水逶迤思故人。

不似当时大司马,重来得见汉南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44

原文展示:

浙东故孟尚书种柳 徐凝 〔唐代〕

孟家种柳东城去,临水逶迤思故人。 不似当时大司马,重来得见汉南春。

白话文翻译:

孟家在东城种下柳树,沿着水边曲折而行,思念着故人。 这情景不像当年大司马再次归来,能见到汉南的春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孟家:指孟尚书,即诗中的主人公。
  • 种柳:种植柳树,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离别和思念。
  • 临水逶迤:沿着水边曲折而行。
  • 思故人:思念旧友或亲人。
  • 大司马: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历史上的某位大司马。
  • 汉南春:汉南地区的春天,这里可能指大司马曾经到过的地方。

典故解析:

  • 大司马:历史上有多位著名的大司马,如汉代的霍光等,但具体指哪一位需结合诗的背景进一步考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徐凝在游历或居住于浙东时,看到孟尚书种柳的情景,引发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孟尚书种柳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诗中“临水逶迤”一句,不仅描绘了种柳的具体地点,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曲折情感。后两句通过对比大司马重游旧地的情景,强调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唐诗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孟家种柳东城去”,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孟尚书在东城种柳。
  • 第二句“临水逶迤思故人”,通过“临水逶迤”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
  • 第三句“不似当时大司马”,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 第四句“重来得见汉南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不似当时大司马”与“重来得见汉南春”的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 象征: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离别和思念,这里通过种柳的动作,象征了对故人的思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念故人和感慨时光的流逝。通过种柳的场景和对比的手法,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树:象征离别和思念。
  • 临水逶迤:描绘了种柳的具体地点,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曲折情感。
  • 汉南春:象征美好的时光和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孟家”指的是谁? A. 孟尚书 B. 孟浩然 C. 孟子 答案:A

  2. 诗中的“大司马”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霍光 B. 曹操 C. 不确定 答案:C

  3. 诗中的“汉南春”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景色 B. 美好的时光和回忆 C. 汉南地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时光的感慨。
  • 王维的《相思》:通过红豆这一意象,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与孟浩然的《春晓》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时光的感慨,但《春晓》更多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而《浙东故孟尚书种柳》则更多地表达了思念和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徐凝的诗歌风格。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自东君别後 木兰花慢 寄仁先湖上 木兰花慢 陪安参政宴吴山盛氏楼 木兰花慢 傅抱石以一九六五年九月廿九日午后一时零七分逝世南京,赋此志悼 木兰花慢 对酒 木兰花慢 寿陈公望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岁暮闻彊村翁即世,赋此寄哀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其二 重至沪上寄故都诸词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牝开头的成语 长字旁的字 云窗雾阁 俯诎 彑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阙簿 送解 西字头的字 打个照面 由圣 奸雄 心怀鬼胎 文字旁的字 当前决意 包含阉的词语有哪些 饭蔬饮水 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