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53
海内孤寒士,江头独冷官。
胡为涉修阻,不肯近长安。
蠲纸无留笔,生枝不带酸。
名山天下少,行矣雪消残。
在这片海内,孤独且寒冷的人士,
在江边担任冷清的官职。
为何要涉足修行的阻碍,不愿意靠近长安呢?
写到纸上却没有留下笔迹,生长的枝叶却没有酸涩的味道。
名山在天下少有,走吧,雪已经消融得只剩残留。
曾几(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静斋,宋代人,曾任官职,文学造诣深厚,以诗歌和词作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时事的感慨,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这首诗写于送别张耆年教授前往永嘉学官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学术追求的向往与担忧。张教授是一位志向高远的学者,曾几希望他能在学术上有所作为,同时也感叹现实的艰难。
《送绍兴张耆年教授之永嘉学官》是一首送别诗,展现了曾几对友人的关心与对时代的思考。开篇以“海内孤寒士”描绘了身处寒冷环境中孤独求士的形象,这种形象不仅凸显了周围环境的困窘,也表明了诗人对志同道合者的珍视。接下来的“江头独冷官”,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冷清与无奈。
“胡为涉修阻,不肯近长安”表达了对求学与仕途的无奈与思考,长安象征着繁华与成功,而面对现实的阻碍,诗人不禁感叹。接着“蠲纸无留笔,生枝不带酸”则展现了对写作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生长的枝叶没有酸涩,暗示着即使在逆境中也需要追求理想。
最后两句“名山天下少,行矣雪消残”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鼓励,虽然名山少有,但雪已经消融,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希望的重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人生思考,情感深邃而真挚,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理想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递了希望与坚持的情感。
选择题:诗中“长安”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海内孤寒士”,表现了诗人对__的关注。
判断题:诗中“名山天下少”表示杰出的人才很多。 (对/错)
对比曾几的作品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曾几的诗更侧重于友人的送别与对理想的期待,而杜甫则通过登高的视角展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沉重思考。两者在情感的深度和社会背景的反映上,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