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6:10
赋得长杨不直钱,却来京口看莺迁。
也知绛灌轻才子,好谒尤常醉少年。
万里故乡云缥缈,一春生计泪澜汍。
多情柱史应相问,与话归心正浩然。
长杨树虽不直,却仍然来到京口看黄莺迁徙。
我知道绛灌这个轻浮的才子,总是喜欢拜访年轻的酒徒。
遥远的故乡像云雾般缥缈,一春的生计让人泪如潮涌。
多情的柱史应该会问我,与他谈起归心似箭的志向是多么浩然。
罗隐(833年-909年),字梦阮,号青山,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人物。罗隐以其五言绝句和七言古诗著称,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本诗写于唐代,诗人送朋友臧濆下第去谒见窦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生计困难和游子思乡的背景下,诗人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真情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友人下第去拜访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首联“赋得长杨不直钱,却来京口看莺迁”,以长杨树的形象象征诗人的人生经历,尽管不直,但仍然愿意追求美好的事物(如莺迁)。第二联“也知绛灌轻才子,好谒尤常醉少年”则描绘了诗人对轻浮文人和醉酒少年的不满,反映出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后两联则转向故乡的思念,“万里故乡云缥缈,一春生计泪澜汍”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与生计的无奈,泪如潮涌,情感真挚而沉重。最后一联“多情柱史应相问,与话归心正浩然”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向往,尽管生活艰难,内心依然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思乡
C. 生计
D. 爱情
“万里故乡云缥缈”中的“云”指的是什么?
A. 远方的景象
B. 心中的思念
C. 生活的艰难
D. 风的吹拂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罗隐
D.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