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惜春伤同幕故人孟郎中兼呈去年看花友

《惜春伤同幕故人孟郎中兼呈去年看花友》

时间: 2025-05-01 01:14:26

诗句

畏老身全老,逢春解惜春。

今年看花伴,已少去年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4:26

原文展示:

惜春伤同幕故人孟郎中兼呈去年看花友
畏老身全老,逢春解惜春。今年看花伴,已少去年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感伤。诗人感到自己已经年老,岁月无情,春天来临时更是感受到对春光的怜惜。今年的春天,伴随看花的友人已经大大减少,与去年相比,不禁让人感到孤独和失落。

注释:

  • 畏老:害怕自己变老。
  • 身全老:身体已经完全衰老。
  • 解惜春:懂得珍惜春天。
  • :伙伴、朋友。
  • 去年人:指去年一起看花的人。

典故解析
“惜春”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主题,表达对春天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提到的“去年人”指的是曾经的友人,承载着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益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出身于多才多艺的家庭,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抒发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天,是作者在春日中感受到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谊和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李益的《惜春伤同幕故人孟郎中兼呈去年看花友》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诗的开头“畏老身全老”直白而富有力量,表达了对衰老的恐惧与无奈。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之情油然而生,“逢春解惜春”道出那种春天虽美,但却令人感到无比惆怅的心情。

诗中提到“今年看花伴,已少去年人”,不仅是对友人缺席的惋惜,更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人总是在不断地失去中成长,失去朋友、失去岁月,留下的只有孤独的回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李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畏老身全老”:表达了对衰老的恐惧,身体的衰弱。
    • “逢春解惜春”:春天来临,感受到春光的珍贵。
    • “今年看花伴,已少去年人”:今年的赏花友人比去年少,感到孤独和失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衰老比作一种恐惧,突显人生无常。
    • 拟人:春天被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眷恋。
    • 对仗:整首诗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珍惜友谊与时光,感叹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孤独,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但也是短暂易逝的。
  • :象征友谊与美好回忆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畏老身全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乐观
    • B. 对衰老的恐惧
    • C. 对青春的怀念
  2. 今年的看花伴比去年少,这反映了什么?

    • A. 朋友的增多
    • B. 时光的流逝与孤独
    • C. 春天的美丽
  3. 诗中的“解惜春”意指什么?

    • A. 轻视春天
    • B. 理解和珍惜春天
    • C. 忽视自然变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益与杜甫的春天诗作都展现了对时光的感叹,但李益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动荡带来的影响。两者在风格上反映了不同的诗人个性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益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丁香 奉和袭美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次韵 江湖散人歌 和袭美送孙发百篇游天台 晓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袭美 别墅怀归 和袭美寒夜文宴润卿有期不至 挟瑟歌 樵人十咏。樵家 渔具诗。舴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双人旁的字 计斗负才 隶字旁的字 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火夫 乌开头的成语 体开头的成语 撇扭 乐乐陶陶 若离若即 目字旁的字 人表 炻器 紧要关头 掣襟肘见 妍姝 门字框的字 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