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02:20
李益的《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
边声日夜合,朔风惊复来。
龙山不可望,千里一裴回。
捐扇破谁执,素纨轻欲裁。
非时妒桃李,自是舞阳台。
诗的意思是:边境的号角声昼夜交替,北风又一次带来了惊人的寒冷。远处的龙山无法看见,千里之外的景象只让人感到迷茫。扇子已经扔掉,难道是为了谁呢?轻薄的丝绸想要被裁剪。此时节不应该妒忌桃花李花盛开,实际上这里是为阳台上的舞蹈而准备的。
李益,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擅长描绘边疆的壮丽景色和士兵的生活。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本诗作于立春之际,宁州行营的背景下,诗人感叹自然的变幻和人生的无常,表现出一种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对寒冷的无奈。
李益在《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中,以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立春时节边疆的寒冷与孤寂。诗的开头“边声日夜合,朔风惊复来”,展现了边境的紧张气氛,边声与北风的结合,激发了人们对战事的联想,渗透出一种不安与忧虑。接着,诗人用“龙山不可望,千里一裴回”描绘了远方的龙山不可见,给人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暗示了人们在面对严酷现实时的无力感。
而“捐扇破谁执,素纨轻欲裁”,则转向了个人生活的细节,扔掉的扇子象征着对温暖的渴望与无奈,轻薄的丝绸则暗示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最后一句“非时妒桃李,自是舞阳台”则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桃李的盛开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舞阳台则是对生活美好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严寒与生机的对比,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深刻联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寒冷与春天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暗示了在艰难时刻也要保持一颗期待美好的心。
诗中提到的“朔风”指的是:
A. 温暖的春风
B. 寒冷的北风
C. 湿润的东风
D. 强烈的西风
诗中“舞阳台”是指:
A. 诗人写诗的地方
B. 舞蹈表演的场所
C. 边境的哨所
D. 庭院的花园
李益与王之涣的边塞诗都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命运的思考,不过李益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之涣则更倾向于壮阔的景象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