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4:53
日没出古城,野田何茫茫。
寒狐啸青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断肠。
太阳落下,古城的轮廓渐渐模糊,野外的田野显得无比辽阔。寒冷的狐狸在青色的坟冢上悲啸,鬼火在白杨树间闪烁。昔日的人们尚未成为泉下的客人,我走到这里,心中不禁感到一阵伤感。
“泉下客”一词常用来指代已故之人,表达对死亡的反思和对已逝岁月的怀念。此诗中提到的“昔人”,暗指那些已经去世的朋友或亲人,诗人通过对田野的描绘,唤起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作者介绍: 李益,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边塞诗和咏怀诗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而具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野田行》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战乱频繁,使诗人对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产生深刻的思索。此诗在田野的描绘中,融入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
《野田行》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人心。诗的开头,诗人以“日没出古城”来设定时空背景,描绘了一个落日西沉的黄昏场景,仿佛为接下来的情感铺垫了基调。接下来的“野田何茫茫”则展示出一种空旷与孤独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受。
“寒狐啸青冢,鬼火烧白杨”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阴冷的氛围。寒狐的啸叫与鬼火的闪烁,形成了一种神秘而又略显恐怖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接着,诗人引入“昔人未为泉下客”这一句,令人感受到对已逝者的深切怀念,生与死的交织让情感更加沉重,最后的“曾断肠”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对过往的无尽思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已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孤独的哲思和对过往的深切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野田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寒狐”象征什么?
诗中“昔人未为泉下客”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