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2:08
衰鬓朝临镜,将看却自疑。
惭君明似月,照我白如丝。
在清晨照镜子时,我看着自己日渐衰老的鬓发,心中不禁感到疑惑。你(指朋友或知音)就如明亮的月光,而我却像是白色的丝绸,感到羞愧不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益(约 781—约 818),字景仁,号宗元,唐代诗人,生于陕西,擅长五言绝句。其诗风清新秀丽,常抒发个人情感,关心时事。
创作背景: 《照镜》写于晚年,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和对比,反映出诗人对自身与朋友的感受,以及对岁月的无奈与伤感。
《照镜》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抒情诗,李益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照镜子,反映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开篇以“衰鬓”引入,直接切入主题,展现出世事如梦,时光荏苒的感慨。诗人对自己容貌的自责和对友人的羡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一种无奈的美感。
在“惭君明似月”一句中,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不仅仅是表面的羡慕,更是内心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最后的“白如丝”则生动地描绘了衰老的状态,令人感同身受,感受到岁月的无情。整首诗简洁而深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时间流逝和衰老的无奈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衰老的感慨和对友人美好形象的羡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衰鬓”指的是什么?
“惭君明似月”中的“君”是指谁?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个人情感,与李益的《照镜》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侧重思乡之情,而李益则聚焦于对衰老的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