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听弹琴

《听弹琴》

时间: 2025-04-29 17:40:59

听弹琴

诗句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七弦 一作:七丝)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0:59

原文展示: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七弦一作七丝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白话文翻译:

在清脆的七弦琴上,
静静地倾听寒冷的松风。
古老的七弦琴曲虽然我自己很喜欢,
但如今的人却很少有人去弹奏。

注释:

  • 泠泠:形容琴声清脆悦耳。
  • 七弦:指的是古琴,有七根弦的乐器。
  • 松风寒:松树间的风声清凉,暗示环境的幽静和寒冷。
  • 古调:古老的旋律。
  • 虽自爱:虽然自己喜欢。
  • 今人多不弹:如今的人们很少有人弹奏。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七弦”古琴,具有悠久的历史,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重要工具,常与“松风”相伴,暗示高洁的志趣和孤独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诗人,字鸣凤,号阮亭,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刘长卿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风格清新,常表达隐逸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雅士对古文化的追求和对音乐的喜爱。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对古老的艺术形式失去了兴趣,诗人对此感到惋惜。

诗歌鉴赏:

《听弹琴》是一首以古琴为主题的五言绝句,通过清脆的琴声和松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和对现代人对传统艺术漠视的感慨。诗的首句“泠泠七弦上”,通过“泠泠”二字生动地传达了琴声的清丽可人,仿佛让读者听到了琴声的回响。接着“静听松风寒”则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松风拂过,清冷而又宁静,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第三句“七弦一作七丝古调虽自爱”,表达了诗人对古琴音乐的自我欣赏,显示出他对古代文化的珍视和热爱。然而,最后一句“今人多不弹”则流露出一丝失落和无奈,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遗忘。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既有对古典音乐的赞美,又有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泠泠七弦上:清脆的七弦琴声在耳边回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静听松风寒:在宁静中,聆听松树间的寒风,进一步渲染了诗的清冷和孤独。
    • 七弦一作七丝古调虽自爱:虽然我自己很喜欢这古老的旋律,但它的存在似乎越来越少。
    • 今人多不弹:表达了对现代人不再重视古琴音乐的惋惜之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喻为“泠泠”,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琴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艺术的怀念和对现代人文化遗忘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古典美的追求和对当下社会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七弦:象征传统文化的深厚与高雅。
  • 松风:代表自然的宁静与清新,传达出一种高洁的情怀。
  • 古调:反映出古代音乐的魅力与诗人的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泠泠”在诗中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诗人的心情
    • B. 琴声
    • C. 风声
  2. 诗人对古琴的态度是:

    • A. 不喜欢
    • B. 自爱
    • C. 不在乎
  3. “今人多不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快乐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以自然景色和音乐为主题,表达了心灵的宁静。
  •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感的流露。

诗词对比

  • 刘长卿《听弹琴》 vs 王维《鸟鸣涧》:两者都在描写音乐与自然的结合,但刘长卿更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怀念,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人传》

译文

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注释

泠(líng)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泠泠:形容清凉、清淡,也形容声音清越。丝:一作“弦”。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古调:古时的曲调。

赏析

  此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与《全唐诗》均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毕竟成了“古调”,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相关查询

古琴 僦馆河南 南乡子 夏日游竹隐寺 元宵宴康砺峰太史宅次韵 旋中闻雁 访友途中滞雨 雪霁 寿握卿陈先生四十八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居深拱 飞跳 马字旁的字 金翠 济世之才 镸字旁的字 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怀忐忑 高堂大厦 岭头 包含澍的词语有哪些 不逢不若 持兵 白字旁的字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邑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