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爱菊二首简陈仁先 其二

《爱菊二首简陈仁先 其二》

时间: 2025-05-03 21:14:23

诗句

众芳竞媚世,菊乃傲者徒。

穷秋风雨中,闭门足自娱。

诗人有寒骨,气类惟饿夫。

周粟诚不义,餐英追三闾。

千秋屈与陶,知己良有馀。

对菊怀二子,悲吟意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4:23

原文展示

爱菊二首简陈仁先 其二
作者: 郑孝胥 〔清代〕
众芳竞媚世,菊乃傲者徒。
穷秋风雨中,闭门足自娱。
诗人有寒骨,气类惟饿夫。
周粟诚不义,餐英追三闾。
千秋屈与陶,知己良有馀。
对菊怀二子,悲吟意何如?

白话文翻译

众多花卉争相盛开,只有菊花才是独自傲然的存在。
在寒冷的秋天风雨中,我独自关上门,乐于自娱自乐。
诗人虽然有骨寒,气节却像贫困的食客。
周公和粟裕的行为实在不义,却追求英才,像三闾大夫那样。
千秋之后,陶渊明的遭遇与我相似,知己者实在不多。
对着菊花,我怀念我的两个儿子,悲吟之情又是如何呢?

注释

  • 众芳:指各种花卉。
  • 傲者徒:傲然自处的菊花。
  • 穷秋:严寒的秋季。
  • 寒骨:指诗人有着凛冽的气节。
  • 气类惟饿夫:气节与贫困人相似。
  • 周粟:指周公和粟裕,均为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代表不义的行为。
  • 三闾:指屈原,因其遭遇而成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孝胥,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表现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常带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首诗作于清代,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菊花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描写菊花的坚韧,反映出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孤独的思考。开头两句强调了菊花的孤傲与坚持,突显出在众多繁华的花卉中,菊花的独特与坚韧。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境遇,通过“穷秋风雨”暗示了他所处的困境和孤独。诗中提到的“寒骨”,不仅是对自身的自谦,更是对气节的坚守。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尤其是对屈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众芳竞媚世,菊乃傲者徒。”:在众多花卉中,只有菊花独自傲立,显示其不畏世俗的气节。
    • “穷秋风雨中,闭门足自娱。”:在寒冷的秋天,诗人闭门不出,享受自我娱乐的宁静。
    • “诗人有寒骨,气类惟饿夫。”:诗人虽有高洁的气节,却像贫困者一样孤独。
    • “周粟诚不义,餐英追三闾。”:对周公与粟裕不义行为的批判,像屈原那样追求英才。
    • “千秋屈与陶,知己良有馀。”:与陶渊明相似,感慨知己之少。
    • “对菊怀二子,悲吟意何如?”:对着菊花,想起两个儿子,感慨万千。
  • 修辞手法:诗中大量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欣赏,反映出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人生知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秋风雨:暗示孤独与困境,增添了诗的悲情色彩。
  • 寒骨:象征诗人的气节与不屈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众芳竞媚世”中“芳”指代什么?
    A. 花
    B. 草
    C. 树
    D. 叶

  2. 诗中提到的“寒骨”象征了什么?
    A. 富贵
    B. 高洁的气节
    C. 贫穷
    D. 幸福

  3. “对菊怀二子”中的“二子”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儿子
    C. 学生
    D. 同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和高洁品德的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诗词对比

  • 郑孝胥的《爱菊二首》与陶渊明的《饮酒》在主题上相似,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郑的作品更加强调孤独与知己之少,陶则更注重自我陶醉于自然。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查询

客舍 澎湖八景 澎湖八景 澎湖八景 澎湖八景 澎湖八景 澎湖八景 澎湖八景 澎湖八景 病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厂字头的字 高文雅典 朱书 显荐 绝世佳人 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邀名射利 昏耄 見字旁的字 花不棱登 皇代 嫉恶好善 茅开头的成语 车字旁的字 波结尾的成语 宣威耀武 殳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