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6:30
再赋葺居三绝
作者: 苏辙
南北高堂本富家,
百年梁柱半欹斜。
略教扶起犹堪住,
西望吾庐已自奢。
这座南北高堂本是个富裕人家,
可是经过百年的风雨,梁柱已经有些倾斜了。
稍微扶起一下,勉强还能住人,
向西望去,我的家已经显得奢华。
此诗未涉及显著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富贵家庭衰败的隐喻,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物质繁荣的虚幻。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与兄长共同享有盛名。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观察。
“再赋葺居三绝”是苏辙在居所修缮之后所作,表达了对自己家宅的感慨,反映了时间对人事的影响以及对富贵生活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家宅的描写,展现了富裕家庭在岁月变迁中的衰败。诗人在开头提到“南北高堂本富家”,这不仅是对家庭背景的描述,更是对过去辉煌的追忆。接着“百年梁柱半欹斜”则突出了时间的无情,梁柱的倾斜象征着家庭地位的动摇。诗人用“略教扶起犹堪住”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与妥协,虽说房屋还有可居住的条件,但却难掩其破败的事实。最后一句“西望吾庐已自奢”则是对自己现状的反思,虽然家居环境显得奢华,但这奢华背后却是岁月的流逝和财富的空虚。
整首诗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深刻的哲思。诗人在描绘物质的变化同时,也在探讨人生的无常,体现了苏辙作品中常见的对人世间繁华与衰落的深刻洞察。
南北高堂本富家
说明此处曾为富裕之家,表明其曾经的地位与财富。
百年梁柱半欹斜
描述时间的流逝使得房子倾斜,象征着家庭的衰败与不稳定。
略教扶起犹堪住
表达虽有些修缮,但房屋的状况仍然不佳,折射出生活的艰难。
西望吾庐已自奢
向西方望去,自己的居所显得奢华,实际上却暗含了对富贵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财富和地位的反思,揭示了时间对物质的侵蚀与人的命运无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对生活的感悟。
苏辙的“高堂”指的是什么?
A. 高大的建筑
B. 书房
C. 高山
诗中提到“百年梁柱半欹斜”,意思是?
A. 房子完好无损
B. 房子有些倾斜
C. 房子崩塌
诗人对自己家居环境的态度是?
A. 骄傲
B. 无奈与感慨
C. 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