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50
婆罗门引·暮霞照水
作者:赵昂 〔宋代〕
暮霞照水,水边无数木芙蓉。
晓来露湿轻红。
十里锦丝步障,日转影重重。
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
夕阳道中。
叹秋色与愁浓。
寂寞三千粉黛,临鉴妆慵。
施朱太赤,空惆怅教妾若为容。
花易老烟水无穷。
傍晚的晚霞映照在水面上,水边盛开着无数的木芙蓉。
清晨的露水湿润了轻红的花瓣。
十里的锦绣丝带仿佛成了步行的障碍,阳光转动,影子层层叠叠。
向着楚地的天空高远,人独立在西风中。
夕阳在道路中间。
感叹秋色和愁绪交织得如此浓厚。
寂寞的三千粉黛,照镜子时显得慵懒。
涂抹的朱砂颜色太鲜艳,空余惆怅让我如何打扮自己。
花儿容易凋谢,烟水却无穷无尽。
“秋色与愁浓”反映了秋天的萧瑟与人们内心的愁苦,常见于古诗词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赵昂,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抒发。
此诗写于秋季,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与愁的思考。
这首《婆罗门引·暮霞照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内心的愁绪。开篇以“暮霞照水”引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水边无数木芙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画面,花瓣上湿润的露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通过“十里锦丝步障”和“日转影重重”,表现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感,似乎在提醒读者,每一次的美好都伴随着流逝。诗的最后部分,诗人用“寂寞三千粉黛”表达了对女性美的感慨与对自身的反思,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交织,既有对秋色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思索,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与人心之间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诗中“暮霞照水”描述的是哪种时间的景象?
“寂寞三千粉黛”中的“粉黛”主要指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