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善哉行 其一

《善哉行 其一》

时间: 2025-05-06 19:32:13

诗句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2:13

原文展示: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白话文翻译:

古公亶甫积德行善,声名远扬。
他思考弘扬正道,成为了豳地的明君。
太伯和仲雍,都是王德仁义的代表。
他们施恩惠于百世,甚至发誓不剃发、不纹身。
伯夷和叔齐是古代的贤者,
他们不愿接受国位,饿死在首山。
山甫真聪明,比较起来宣王就逊色了。
何必提及杜伯,让我这些圣贤受累。
齐桓的霸业,靠的是仲父的支持。
后来的竖刁,像虫子一样流出户外。
晏子与平仲,积德兼具仁义。
在世间淡薄德行,未必能保全性命。
仲尼的时代,国家是由君主治理的。
随意饮酒,扬波让官员们随意享乐。

注释:

  • 古公亶甫:周朝的开创者,因其高德而被后人称颂。
  • 哲王:明智的君主。
  • 太伯、仲雍:周文王的兄弟,以仁德著称。
  • 伯夷、叔齐:古代贤者,以不愿接受国位而闻名。
  • 齐桓之霸:春秋时期齐桓公的霸业。
  • 仲父:指的是管仲,齐桓公的重要谋士。
  • 晏子、平仲:晏子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平仲是他的朋友,以积德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创立了魏国,推动了三国演义的历史进程。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常常表达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创作背景:

《善哉行》是曹操反思历史,探讨德行与国家治理关系的诗作。诗中借古人之贤德,以警醒当代,体现了他对历史人物道德与政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善哉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曹操通过对古代贤者的描绘,表达了对德行和仁义的推崇。诗中提到的古公亶甫、太伯、伯夷等历史人物,都是以德行和仁爱著称的典范。他们的选择和牺牲,反映了一个时代对道德的重视和追求。

诗的开头,曹操用古公亶甫的积德行善引入,强调德行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个人的修养,也是国家的根本所在。接着,诗人提到太伯和仲雍,指出他们的仁德之心,表明了治国理政应以德为先。接下来提及伯夷和叔齐的自我牺牲,表明仁德之人在国家动荡时的选择,表现出一种高尚的品德。

诗中也有对当时政治现状的反思,如提到齐桓公的霸业,暗示需要有像管仲这样的人辅佐。最后,曹操提到仲尼(孔子)的时代,强调在国家治理中德行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深远,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政治的思考,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和诗人的深刻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古公亶甫以其德行获得众人的尊敬。
  •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他思考的是如何弘扬正道,使自己成为明智的君主。
  •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太伯与仲雍是以仁德统治的代表。
  •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他们愿意施恩于后代,甚至发誓不剃发、不纹身以示忠诚。
  •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伯夷与叔齐代表古代的贤者。
  •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他们宁可让位,也不愿意接受不义之位,最终在首山饿死。
  •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山甫(周公)的智谋与宣王相比,显得更加高明。
  •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质疑杜伯的功绩,认为他给圣贤带来了麻烦。
  •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齐桓公的霸业依赖于管仲的辅佐。
  •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后来的竖刁(竖子)不值一提,像虫子一样被抛弃。
  •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晏子与平仲同样是德行兼备的人。
  •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在世间淡薄德行,即使有名也未必能保全性命。
  •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孔子生活的时代,国家由君主统治。
  •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随意饮酒,任由官员们享乐。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古今人物的对比来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排比:使用排比句型增强气势,突出德行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德行与仁义的重要性,借历史人物的例子,反思当下的政治状况,呼吁治国应以德为先,体现了曹操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公亶甫:象征高尚的德行。
  • 太伯、仲雍:仁德的代表。
  • 伯夷、叔齐:象征自我牺牲的典范。
  • 齐桓公、管仲:代表政治智慧与合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古公亶甫以什么著称?

    • A. 武力
    • B. 德行
    • C. 财富
    • D. 魅力
  2. 谁是齐桓公的主要谋士?

    • A. 伯夷
    • B. 仲尼
    • C. 管仲
    • D. 竖刁
  3. 伯夷和叔齐选择怎样的结局?

    • A. 富贵
    • B. 饿死
    • C. 仕途顺利
    • D. 隐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短歌行》:同样是曹操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 《论语》:孔子的言论,强调德行与治理。

诗词对比:

  • 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同样探讨了历史、德行与理想,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

参考资料:

  • 《曹操诗词集》
  • 《魏晋南北朝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五盘(七盘岭在广元县北一名五盘栈道盘曲有五重) 送何侍御归朝(李梓州泛舟筵上作) 送高三十五书记 又雪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鲜于炅乃仲通子,有父风)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早发 万里瞿塘月 野望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欠字旁的字 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有朽壤而自崩 骨颤肉惊 游转 亠字旁的字 诡状殊形 金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鹦哥花 闭目塞聪 玉字旁的字 有要于时 卫符 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苦学力文 简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