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1:04
昨宵魂梦到仙津,
得见蓬山不死人。
云叶许裁成野服,
玉浆教吃润愁身。
红楼近月宜寒水,
绿杏摇风占古春。
次第引看行未遍,
浮光牵入世间尘。
昨夜在梦中来到仙境,
得见不死的蓬莱山。
云朵和树叶可以裁成野外的衣服,
玉浆让我品尝以润泽我愁苦的身心。
红楼在月光下映衬着寒冷的水,
绿杏在风中摇曳,预示着古老的春天。
依次观看走过的地方还未尽兴,
浮光照耀着我,牵引我进入世间的尘埃。
项斯,唐代诗人,生活在唐代盛世,文学风格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作品多描绘自然和理想的境界。
《梦仙》是项斯在某个宁静夜晚,受到梦境启发而作,反映了他对长生不老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梦仙》是一首充满梦幻色彩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全诗通过梦境的叙述,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现实的空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开头的“昨宵魂梦到仙津”,营造出一种轻盈飘渺的氛围,梦境的特性使得整个诗歌富于想象,令人神往。接着,诗人描绘了“蓬山不死人”的美好景象,象征着长生的理想,表达了对不老神仙生活的向往。
“云叶许裁成野服”,则将自然与人类生活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诗人不仅渴望进入仙境,也希望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玉浆的意象则营造出一种梦幻的饮食体验,象征着心灵的慰藉。在这种理想的生活中,诗人可以抛开世俗的忧愁,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
“红楼近月宜寒水,绿杏摇风占古春”,这两句描绘了仙境中的美丽景象,色彩鲜明,生动形象,使读者感受到春的气息与月的清冷,而“浮光牵入世间尘”则将梦与现实相连,暗示着人们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完全逃避世俗的烦恼。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挣扎。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由与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唐代诗人对梦境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
《梦仙》中的“蓬山”象征什么?
A. 短暂的快乐
B. 不死与永恒
C. 世俗的烦恼
D. 现实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玉浆”是指什么?
A. 仙人的饮品
B. 美味的食物
C. 诗人的愁苦
D. 现实的饮料
“次第引看行未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渴望探索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未来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