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9:54
屋角风尖,房栊曛短,寒衣补绽催针线。天吴紫凤拆凭伊,剩好鸳鸯休错剪。黑月霾低,碧纱愁掩,灯添红晕绵装茧。倩他排遣过黄昏,永夜沉沉天不管。
在屋角的风尖上,房间里的光线变得昏暗,寒衣的补绣催促着针线。天上的紫凤被拆开,只剩下美好的鸳鸯不要错剪。黑月低沉,碧纱愁苦地遮掩,灯光映照着红晕,仿佛是在包裹着一层茧。只希望他能在黄昏时分驱散这些忧愁,然而漫长的夜晚依旧沉沉,连天都不管。
汤思孝,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细腻,常常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纠葛的时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忧愁与孤独。
《踏莎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渴望。开篇的“屋角风尖”,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而略显忧伤的场景,随着“寒衣补绽催针线”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生活的琐碎与烦恼。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不仅展示了生活的真实面貌,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
接下来提到的“天吴紫凤”,则将诗的情感提升到了一个更为理想化的层面,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随后,诗人用“黑月霾低,碧纱愁掩”的意象,描绘了内心的忧愁与沉重,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深度。结尾部分的“倩他排遣过黄昏,永夜沉沉天不管”,表达了对失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自身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围绕孤独、对爱情的渴望与生活的无奈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寒衣补绽催针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生活琐事的无奈
C. 对爱情的期待
D. 对自然的向往
“黑月霾低”中的“霾”字用来比喻什么?
A. 光明
B. 迷惘与沉重
C. 希望
D. 温暖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状态?
A. 快乐与满足
B. 孤独与无奈
C. 忧愁与期待
D. 安静与宁和
汤思孝的《踏莎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展示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感慨,但在语言风格上则各具特色,汤思孝的语言更为细腻,而李清照则更显婉约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