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4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42:44
《塞垣春》 作者: 周邦彦
暮色分平野。傍苇岸征帆卸。烟村极浦,树藏孤馆,秋景如画。渐别离气味难禁也。更物象供潇洒。念多材浑衰减,一怀幽恨难写。追念绮窗人,天然自风韵娴雅。竟夕起相思,谩嗟怨遥夜。又还将两袖珠泪,沈吟向寂寥寒灯下。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
傍晚的暮色笼罩着广阔的平野,靠近芦苇的岸边,孤独的船只停靠卸货。烟雾缭绕的村庄在远处,树木掩映着孤寂的馆舍,秋天的景色如同一幅画。渐渐地,离别的气息令人难以忍受,眼前的景物也显得更加潇洒。思念的情绪逐渐加重,一腔幽怨难以表达。想起那窗前的美人,她天生就有风韵的优雅。整夜思念不已,徒然叹息漫长的夜晚。又不禁流下泪珠,默默对着寂寥的寒灯沉吟。因为多愁善感,竟是瘦弱得连一把泪都没有。
诗中提到的“绮窗”及“天然自风韵娴雅”,可以看作是对古代美人的一种赞美,常见于古诗词中。此类描写常常用于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忆。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相互交融。
《塞垣春》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时期,但同时也有着不少个人的情感与社会动荡的背景。诗中对秋天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感慨。
《塞垣春》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周邦彦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人和离别的深刻思索。全诗以“暮色”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着通过对烟村、孤馆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嫣然景致与内心的孤独感。诗中“念多材浑衰减,一怀幽恨难写”,道出了思念的无奈与苦楚,尤其是对“绮窗人”的追念,更是表露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最后的“沈吟向寂寥寒灯下”,则是孤独的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情感压迫。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内心的愁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深厚而细腻的情感。
整首诗表现了对离别的深切思索和对往昔的追忆。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凄凉,最终引发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傍苇岸”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人对“绮窗人”的描写意在表达什么?
“渐别离气味难禁”中的“气味”指的是什么?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塞垣春》这首诗的意蕴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