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8:22
《六丑·蔷薇谢后作》
作者: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
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
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钗钿堕处遗香泽。
乱点桃蹊,轻翻柳陌。
多情为谁追惜。
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
静绕珍丛底,成叹息。
长条故惹行客。
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残英小强簪巾帻。
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
漂流处莫趁潮汐。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结束时的感伤情绪。她穿着单衣试酒,心中对时间在客人之间虚度的怨恨。她希望春天能暂时停留,但春天却像过往的翅膀一样飞逝,无影无踪。她想知道花儿在哪里,昨夜的风雨把楚宫的倾国之美埋葬了。遗落的钗钿留下了香气,桃花小径和柳树小路上,轻轻翻动着。她为谁而追惜呢?只是蜂媒蝶使时不时叩响窗户,东园显得寂静,渐渐被暗碧的雾气笼罩。她静静地绕着珍贵的花丛,叹息不已。长长的柳条牵扯着行人,仿佛在等待告别,情感无尽。残留的花瓣和小撇头发,终究不如那一朵在风中轻舞的花,向人倾斜。漂流的情感不应随潮汐而去,恐怕那断掉的红色花瓣上还有相思的字句,但又如何能够见到呢?
作者介绍: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北宋著名词人,擅长婉约派词风,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他的词作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周邦彦晚年,正值宋代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困苦之时,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的惋惜。
《六丑·蔷薇谢后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既有对春天的留恋,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整首词从“正单衣试酒”开始,便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轻盈,紧接着对光阴虚掷的恨意,展露出词人内心的烦恼与愁苦。词中“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句,将时间的无情与春天的短暂巧妙结合,突显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事物的易逝。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将美丽与毁灭的对比展现得淋漓尽致,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也暗含了对历史无情的感叹。整首词使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春天即将逝去的园子,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
词中“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更是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仿佛在等待着一场不愿发生的告别,情感的深邃与细腻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最后一句“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则是对爱情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点明了整首词的主题——对时间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惋惜,深切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留恋,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感伤,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切体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春归如过翼”比喻的是什么?
填空题:本词中“正单衣试酒”表现出_____的气氛。
判断题:词中提到的“夜来风雨”是为了表现春天的美好。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周邦彦的《六丑·蔷薇谢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