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0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03:01
满庭芳(九日用渊明二诗作)
靡靡流光,凄凄风露,小园草木初凋。
杳然尘影,爽气界天高。
爱此佳名重九,随宜对秋菊持醪。
登临处,哀蝉断响,燕雁度云霄。
闲谣。情缅邈,相寻万化,人世徒劳。
念胸中百虑,何物能消。
欲致颓龄不老,和金茎一醉陶陶。
君休问,千年事往,聊与永今朝。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情景,光阴流逝,秋风微凉,小园中的草木开始凋零。看似渺小的尘世影子,在高爽的秋气中显得格外遥远。重阳节的佳名令人向往,正好可以对着秋菊,举杯共饮。登高望远之际,听到蝉声断绝,燕雁在云霄中飞过,令人感到无限惆怅。人生在世,情感缥缈,万物变化,人世间的劳碌似乎毫无意义。心中百般烦恼,什么才能化解呢?想要摆脱衰老的感觉,就与金酒一同陶醉。你不必问,千年的往事已然去,何妨把握此刻,尽享今朝的快乐。
赵鼎(1085-1147),字德明,号懋庵,宋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以其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华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赵鼎曾任宰相,因其对国家的忠诚与正直而备受推崇。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满庭芳》是赵鼎在重阳节时创作的一首诗。重阳节是一个敬老、登高、赏菊的传统节日,诗中通过描绘节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满庭芳》是一首充满秋意和哲理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展现了秋季的萧瑟与人生的无常。开篇“靡靡流光,凄凄风露”,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略显悲凉的秋日画面。随着秋风的吹拂,草木渐渐凋零,时间的流逝似乎在无声地提醒着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爱此佳名重九,随宜对秋菊持醪”,重阳节的欢乐与秋菊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在登高的过程中,诗人听到蝉声断绝,看到燕雁在高空飞过,心中不禁生出无限的惆怅。
接下来的“情缅邈,相寻万化,人世徒劳”,诗人反思人生的意义,认为人世间的追求似乎是徒劳的。面对烦恼,诗人提出“欲致颓龄不老,和金茎一醉陶陶”,表达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认为与其忧虑衰老,不如借酒消愁,享受当下的快乐。
最后一句“君休问,千年事往,聊与永今朝”,更是强调了活在当下的重要性。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一丝快乐,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洒脱态度,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倡导在繁忙与忧虑中,学会享受当下的生活,体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欲致颓龄不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秋菊”象征着什么?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多层含义与情感。
以上参考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