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49
犍为王氏书楼
作者: 苏轼 〔宋代〕
树林幽翠满山谷,楼观突兀起江滨。
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
江边日出红雾散,绮窗画阁青氛氲。
山猿悲啸谷泉响,野鸟戛岩花春。
借问主人今何在,被甲远戍长苦辛。
先登搏战事斩级,区区何者为三坟。
书生古亦有战阵,葛巾羽扇挥三军。
古人不见悲世俗,回首苍山空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犍为王氏书楼周围的景色,满山的树林青翠欲滴,楼阁高耸于江边。这里曾是古人藏书的地方,书卷如今落满尘埃。清晨,江边的日出驱散了红雾,绮丽的窗户和画阁被青色的雾气笼罩。山中的猿猴悲啼,谷中的泉水回响,野鸟在岩石间啼鸣,春花绽放。诗人询问书楼的主人现在哪里,听说他在远方戍守,承受着长久的辛苦。古时先登阵亡者,究竟有多少能被记住呢?书生也曾参与战斗,手握羽扇指挥三军。古人未曾见到如今的悲哀,回首苍山只剩白云。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作品成就卓越,尤其以豪放、洒脱著称。苏轼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本诗创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在繁忙的政治生活中对文化和历史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展现了苏轼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对知识的渴望。
《犍为王氏书楼》是一首描绘景致与思考人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书楼的描写,勾勒出一种既高雅又沧桑的氛围。开篇以“树林幽翠满山谷,楼观突兀起江滨”展现了书楼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感觉。随着诗的推进,苏轼将目光从自然景观转向了历史与人事,特别是对“被甲远戍长苦辛”的感慨,显示了对士人的同情与理解。
诗的后半部分则探讨了文化与战斗的关系,提到“书生古亦有战阵”,不仅体现了文人也曾参与历史进程的现实,也反映了苏轼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切关注。他用“古人不见悲世俗”总结出一种对尘世悲剧的超然态度,似乎在呼唤人们要保持对历史的敬畏与理智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对比,展现了一个文化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批判,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和社会关怀,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古书楼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对历史的反省,和对现实社会的关切。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表达了对文化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选择题: 诗中的“楼观突兀起江滨”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楼阁的雄伟
B. 自然风光
C. 历史文化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被甲远戍长苦辛”主要是指____的生活状态。
判断题: 诗中“书生古亦有战阵”表达的是文人参与战争的勇气。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