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留别蹇道士拱辰

《留别蹇道士拱辰》

时间: 2025-05-07 19:40:46

诗句

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従生。

何时反吾真,岁月今峥嵘。

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

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

晚识此道师,似有宿世情。

笑指北山云,诃我不归耕。

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

咫尺不往见,烦子通姓名。

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0:46

原文展示:

留别蹇道士拱辰
苏轼 〔宋代〕

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従生。
何时反吾真,岁月今峥嵘。
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
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
晚识此道师,似有宿世情。
笑指北山云,诃我不归耕。
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
咫尺不往见,烦子通姓名。
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

白话文翻译:

在浑浊的水面上,黑色的月亮映照,难道它曾经不清晰明亮?
小小的田地满是荆棘,梨树和枣树却没有结出果实。
何时才能回归我真实的自我,岁月如今如此峥嵘。
屡次接触到那些超凡脱俗之人,早就知道世俗的缘分轻如鸿毛。
庚桑树上栖息着的鸡鹄,依旧不愿意化作南方的荣华。
晚年认识这位道士,似乎有着前世的情缘。
他笑着指着北山的云,责备我为何不归去耕作。
那位仙人微服在汉阴马下,行走在大地上。
即使相距不远,我也无法去看望他,烦请你告诉我他的姓名。
我希望空手而去,独自驾驭那横渡江河的鲸鱼。

注释:

  • 黑月:指月亮在浑浊水面上的倒影,传达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寸田:指小小的田地,象征生活的艰难。
  • 荆棘:比喻生活中的困扰与阻碍。
  • 方外士:指那些追求道家理念、超脱于世俗的人士。
  • 庚桑: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指代某种理想或境界。
  • 汉阴马:提到历史人物或传说中的仙人,增强诗的神秘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常常兼具豪放与细腻。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政治上的起伏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与道士蹇宾别离之际,表达了他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与自我反思的情感。在面对世俗与超凡之间的选择时,诗人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追求。

诗歌鉴赏:

《留别蹇道士拱辰》不仅仅是对一位道士的告别,更是苏轼对人生、对自我、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黑月在浊水”的意象,传达出即使在浑浊的生活中,仍然有清明的存在,暗示着内心追求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従生”的句子则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尽管努力耕作却收获甚微,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力感。接下来的“何时反吾真,岁月今峥嵘”更是表达了对自我真实状态的渴望,时间的流逝让人愈加感到迷失。

诗中提到的“屡接方外士”,反映出诗人与超然之士的交流,显示出他对世俗关系的洞察与轻视。最后的愿望“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则寓意着一种超脱与追求自由的志向,表达了他希望摆脱世俗束缚,寻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交织出一种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出苏轼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即使在浑浊的环境中,仍然有清晰的明亮之处,比喻在困境中仍可保持清醒。
  2.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従生:艰难的生活使得小田地荒芜,象征着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
  3. 何时反吾真,岁月今峥嵘:诗人对自我真实状态的渴望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4. 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与超凡之士的交往让诗人看透世俗的轻重。
  5. 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庚桑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
  6. 晚识此道师,似有宿世情:与道士的相遇让人感到似曾相识,暗示相逢的缘分。
  7. 笑指北山云,诃我不归耕:道士笑着指责诗人不归去务农,隐含对世俗生活的批判。
  8. 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提到仙人,增强了诗的神秘感与哲理。
  9. 咫尺不往见,烦子通姓名:即使相距不远,也无法相见,表现出一种无奈。
  10. 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诗人渴望摆脱一切束缚,追求自由与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如“黑月在浊水”通过形象的比喻传达出朦胧的意境;“寸田满荆棘”则通过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我真实状态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黑月:象征阴暗与困扰,但同时也蕴含着希望的光亮。
  • 荆棘:象征生活的阻碍与艰辛。
  • 梨枣:象征生活的丰收与希望。
  • 方外士:代表追求超脱的理想人物。
  • 仙人:象征理想与超凡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寸田满荆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希望
    B. 对生活的失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2. “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希望回归家庭
    B. 渴望自由与超脱
    C. 想要积累财富
    D. 期待名利双收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与李白在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中的不同,苏轼更倾向于对世俗的反思与自我探索,而李白则表达出更为奔放与豪迈的理想。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班婕妤 塞上曲 和玉山倥侗生紫凤曲 诗一首 赋白鹭 思青城翁 云台治 钱塘 望江南 送于真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辱的成语 亡人自存 五衍 恍然大悟 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禁榷 蔽日遮天 同字框的字 缠碍 吟鞭 止字旁的字 怙顽不悛 安检 发结尾的成语 立字旁的字 脉络贯通 带结尾的成语 首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