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7:38
酴醿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绝巘。
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
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
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
君言西山顶,自古流白泉。
上为千牛乳,下有万石铅。
不愧惠山味,但无陆子贤。
愿君扬其名,庶托文字传。
寒泉比吉士,清浊在其源。
不食我心恻,于泉非所患。
嗟我本何有,虚名空自缠。
不见子柳子,余愚污溪山。
这首诗的意思是:酴醿花不与春争妍,寂寞地等到最晚才开。青蛟在玉石上游走,羽盖掩映着珠帘。它不需要妆饰已显得艳丽,没有风也能散发出远方的香气。吴宫的阙楼显得凄凉,红粉早已掩埋了旧日的园苑。至今在微月夜,笙箫声在绝壁上飘荡。我的美丽也融入了这花中,千年后依然清雅动人。可怜你为什么不归,定是被花所吸引。昨夜雷雨凶猛,花都凋谢了,你应该回来了。你说西山顶上,自古就流淌着白泉。上面是千牛的乳汁,下面是万石的铅。它不愧为惠山的美味,只是没有陆子这样的贤人。希望你能够传播它的名声,以托文字流传。寒泉比得上志士,清浊全在其源。它不食我心的恻隐,我对泉水并不在意。唉,我本来就一无所有,虚名只是在空中缠绕。不见你像柳子那样的人,我的愚钝污染了这溪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雄浑豪放之作,又有细腻婉约之作,擅长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游览武昌时,正值春末夏初之际,酴醿花的盛开引发了他对美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感情,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友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以酴醿花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诗中通过对酴醿花的描绘,展现了它独特的美,尤其是“酴醿不争春,寂寞开最晚”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花的性情的理解,花虽不争春,却依然有其独特的韵味和价值。这种对比反映了苏轼追求内在美的情怀。
接着,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描绘“微月夜,笙箫来绝巘”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整体上,诗歌在形式上结构严谨,在音韵上和谐悦耳,情感细腻而深沉,展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通过酴醿花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用自然景象来映射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酴醿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清浊在其源”表达了什么?
苏轼在诗中对友人的思念体现在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