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0:51
早发
作者: 罗隐〔唐代〕
北去南来无定居,此生生计竟何如。
酷怜一觉平明睡,长被鸡声恶破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思考。诗人感叹自己无论北去南来,始终没有固定的住所,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茫然和无助。他的生活究竟该如何继续呢?他在一觉睡醒之时,感到特别珍惜这一刻的安宁,但却被鸡鸣声惊醒,这种打扰让他对生活感到无奈。
作者介绍:
罗隐,字梦阮,号紫微,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写景抒情为主,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关注人间百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中,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前途的迷茫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深刻揭示了社会动荡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早发》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漂泊的生活及内心的挣扎,展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的情感。“北去南来无定居”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生活的漂泊状态,给人一种无根的感觉。接着,诗人对未来的迷惘用“此生生计竟何如”表达得淋漓尽致,仿佛在质问生活的意义与方向。
而“酷怜一觉平明睡”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安宁生活的渴望,睡梦中的宁静正是他所向往的。而这一切美好的感觉却被“长被鸡声恶破除”打破,喻示着现实生活的残酷和对理想的无情侵犯。鸡鸣声不仅仅是早晨的象征,更是生活琐事的提醒,迫使诗人从梦中醒来,回归到现实的困境中。
整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中,凝聚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折射出无数人的共同处境与无奈,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漂泊生活中的无奈与对安宁的渴望,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反映了社会动荡给人带来的困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北去南来”意指什么?
A. 旅行
B. 漂泊
C. 定居
D. 回家
诗人对“鸡声”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忽视
C. 恶心
D. 愉快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A. 希望
B. 迷茫
C. 满足
D.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唐代另一位诗人杜甫的《春望》相比,罗隐的《早发》更侧重于个人的漂泊与无奈,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两者都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困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偏向内心的孤独,后者则是对社会现状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