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19
原文展示:
立春 其三 赵蕃 〔宋代〕 春日每颁宽大诏,天公意与圣人同。故于半载焦枯后,一雨聊资土脉通。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临,皇帝每每颁布宽大的政令,天公的意愿与圣人的心意相同。因此,在经历了半年的干旱枯竭之后,一场及时雨恰好帮助土壤恢复生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此诗作于宋代,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春天的到来和天意的顺应表达了喜悦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干旱之后,春天终于到来,皇帝颁布了宽大政令,天公也适时降下雨水,使得土地得以恢复生机。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一系列积极变化的欢迎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政治和谐的喜悦。首句“春日每颁宽大诏”,直接点明了春天的政治背景,即皇帝在春天颁布宽大政令,这通常是古代社会的一种传统,旨在减轻百姓的负担,促进社会的和谐。次句“天公意与圣人同”,将天意与圣人的意愿相提并论,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后两句“故于半载焦枯后,一雨聊资土脉通”,则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即长时间的干旱后的一场及时雨,来象征政治和社会的复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社会和谐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和政治和谐的喜悦。通过春天的景象和天意的顺应,作者赞美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以及政治和社会的复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宽大诏”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命令 B. 皇帝的宽大政令 C. 皇帝的诏书 D. 皇帝的文书
诗中“天公意与圣人同”表达了什么? A. 天意与圣人的意愿相同 B. 天公与圣人的关系 C. 天公的意愿 D. 圣人的意愿
诗中“一雨聊资土脉通”中的“一雨”象征什么? A. 长时间的干旱 B. 及时的帮助和复苏 C. 土壤的生机 D. 天意的顺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