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9:36
原文展示:
感怀五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木落无著叶,枯林多悲号。 饥乌不得食,拾樵护遗巢。 居人宁知悲,客子中心焦。 故里一回首,山高水迢迢。
白话文翻译:
树叶落尽,枝头空空,枯萎的树林中传来阵阵悲鸣。 饥饿的乌鸦找不到食物,只能捡拾柴火守护着残留的巢穴。 居住在这里的人或许不知悲伤,但远行的游子心中却充满了焦虑。 回首望向故乡,只见山峦高耸,水流遥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此诗可能是在他远离故乡,身处异地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焦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感怀五首》中的第二首,可能是在他旅途中,面对自然景色的萧条和自身的孤独,产生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萧条和动物的困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焦虑。诗中“木落无著叶,枯林多悲号”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而“饥乌不得食,拾樵护遗巢”则通过乌鸦的形象,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困境。后两句“居人宁知悲,客子中心焦”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的内心感受,而“故里一回首,山高水迢迢”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归乡之路的艰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焦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动物的象征,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不安,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木落无著叶”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饥乌不得食,拾樵护遗巢”中的“饥乌”象征着什么? A. 诗人的困境 B. 丰收的景象 C. 春天的生机 D. 夏天的炎热
诗中“故里一回首,山高水迢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厌恶 B. 对旅途的兴奋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未来的乐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