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7:31
送巴州杨使君
作者: 韩翃 〔唐代〕
白云县北千山口,
青岁欲开残雪后。
前驱锦带鱼皮鞮,
侧佩金璋虎头绶。
南郑侯家醉落晖,
东关陌上著鞭归。
愁看野马随官骑,
笑取秦人带客旗。
使者下车忧疾苦,
豪吏销声出公府。
万里歌钟相庆时,
巴童声节渝儿舞。
在白云县北边的千山口,
青年的岁月即将到来,残雪刚刚消融。
前面骑着的人,披着锦带,脚踏鱼皮靴,
腰间挂着金璋,佩戴着虎头的绶带。
南郑侯家在醉酒中迎接落日的余晖,
东关小路上,马儿在归家途中轻轻扬鞭。
我愁苦地看着野马追随官骑的身影,
却又忍不住笑着夺取秦人的带客旗。
使者刚下车,忧虑和苦恼已经袭来,
而豪门的官吏却在公门外默默无声。
万里之外,歌声和钟声庆祝的时刻,
巴童们在节日中欢舞,渝儿也在欢歌。
韩翃,唐代诗人,字仲明,祖籍河南,后迁居蜀地。其诗风清新自然,内容多描绘山水田园,语言清丽而意境深远。他与李白、杜甫等人同为唐代著名诗人,作品多有纪实与抒情之美。
本诗写于送别杨使君前往巴州的场景,诗中通过描绘路途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反映出地方官员的职责与苦恼,以及百姓的欢庆与期待,表现出对前途的忧虑与祝福。
《送巴州杨使君》是一首极具典雅与生动描绘的送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的送别场景。开篇以“白云县北千山口”引入,点明了诗的地理背景,描绘了自然景色,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通过对使君服饰的描写,展现了他的身份与地位,突出了他作为官员的形象。
诗中对南郑侯家宴饮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地方豪门对使君的热情欢迎,然而“愁看野马随官骑”一句,则转为一种对官场生活的忧虑与无奈,野马的自由与官骑的束缚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情。
后半部分提及使者的忧虑和豪吏的沉默,揭示了官员在任职生活中的压力与责任,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深思。最后以“万里歌钟相庆时”收尾,展示出庆祝与欢乐的场景,带给人们一种希望与期待,形成了“忧中有喜”的情感基调。
本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员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新任使君的祝福与期待,也有对官场生活的忧虑与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白云县北千山口描述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象?
A. 北方山口
B. 西南山口
C. 东南山口
D. 西北山口
“愁看野马随官骑”中的“野马”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权力
C. 责任
D. 富贵
诗中提到的“南郑侯家”是指哪个地方?
A. 南郑的侯爵之家
B. 南方的豪门
C. 北方的王族
D. 西部的大家族
对比《送巴州杨使君》和《送友人》两首诗,前者更注重对官场生活的描绘与忧虑,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贵与离别的伤感。两首诗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生活哲学。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对《送巴州杨使君》这首诗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希望能够激发你对古诗词的兴趣,鼓励你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