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5:37
送南少府归寿春
作者: 韩翃 〔唐代〕
人言寿春远,此去先秋到。
孤客小翼舟,诸生高翅帽。
淮风生竹簟,楚雨移茶灶。
若在八公山,题诗一相报。
人们说寿春很远,离开这里时已经是秋天。
孤独的旅人乘着小船,学子们戴着高高的帽子。
淮河的风吹动着竹席,楚地的雨水改变了茶灶的位置。
如果在八公山,我会写诗来回报你。
韩翃,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10年,卒年不详。他是唐代的一位重要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此诗写作于送别友人南少府回寿春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祝福之情。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常常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风貌。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诗人在描绘送别场景的同时,展现了浓厚的乡愁与友谊。开篇便以“人言寿春远”揭示了距离的遥远,暗示离别的辛酸与无奈。接着,诗人描绘了孤独的旅人和高帽学子的形象,构建了送别的场景,既有个人的孤独感,也有对友人的思念。后两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淮河的风和楚地的雨,表现了时节的变换,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氛围。最后一句“若在八公山,题诗一相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真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自然之美,又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人言寿春远,此去先秋到。
这里表达了离别的遥远与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分开的无奈,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即将到来的孤独与思念。
孤客小翼舟,诸生高翅帽。
“孤客”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小翼舟”则描绘了轻便的舟船,与“高翅帽”形成对比,暗示着离别时的悲伤与轻盈。
淮风生竹簟,楚雨移茶灶。
自然景象的描绘切换了场景,淮河的风与楚地的雨,体现了环境的变化,象征着离别后的生活琐事和情感的转变。
若在八公山,题诗一相报。
这是对友人的承诺,若有机会再见,一定会写诗来表达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离别时的伤感,同时也反映了唐代人际关系的密切与情感的真挚,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时光的流逝。
“人言寿春远”中的“寿春”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安徽省
B. 江苏省
C. 河南省
诗中提到的“高翅帽”是指谁的装束?
A. 旅人
B. 学子
C. 商人
“若在八公山,题诗一相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愤怒
B. 思念
C. 疲惫
在李白的《送友人》中,也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豪放与壮阔的气势,而韩翃的这首诗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描写,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