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03
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
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
在客居他乡的我,何时才能安定下来呢?江边的景色显得格外寂静。你愿意来探望我这个老人吗?心中的忧愁在今天更加加重。我担忧自己营中的茅屋,想要带钱过那条野桥。远方的亲戚只剩下表弟,纵使遥远也不必推辞。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他乡”和“表弟”反映了作者对亲情的思念与渴望,表现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工部,晚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风格沉郁悲壮,语言精炼。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屋赀》创作于杜甫流亡的时期,正是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动荡,使他身处异乡,心中充满忧愁。此诗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杜甫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亲情的渴望。开篇“客里何迁次”便揭示了诗人漂泊的状态,表现出对安稳生活的向往。接着“江边正寂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冷清,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呼应。对友人的期待和忧愁在“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他对友情的渴望与内心的苦闷。
“忧我营茅栋”则将关注点转向自身的居住环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安与忧虑。他对茅屋的担忧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上的一种归属感的缺失。最后一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则是对亲情的呼唤,尽管身处异乡,与亲友相聚的距离遥远,但依然希望能够得到一份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现出杜甫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眷恋,尤其在历史背景下,给人以深刻的共鸣和思考。
整首诗以孤独、愁苦为主题,表现出在动荡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尤其是对亲情的向往与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何迁次”意指:
A. 迁居的次数
B. 在外漂泊的状态
C. 迁移的原因
D. 无法安定
诗人对环境的描述使用了哪个词?
A. 热闹
B. 寂寥
C. 繁华
D. 喧嚣
诗中提到的“表弟”主要象征:
A. 朋友
B. 陌生人
C. 亲情
D.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