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4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42:47
《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
作者:杜甫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
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
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
在汝更用文章为,长兄白眉复天启。
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
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
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
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
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
时危始识不世才,谁谓荼苦甘如荠。
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
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
况乃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
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
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这首诗是对狄明府的寄托与叮嘱。诗中提到,梁公的曾孙我姨弟,十年未见,正如官场的繁华。大贤之后的后裔却堕落了,古今的壮丽景象都渗透于一体。比起叔伯的四十人,虽然有才却命运不济。如今兄弟一百人,能有几个卓越地遵循周礼呢?在你这里,要更好地写作,长兄白眉也再度得到天启。请从曾祖父的说法中理解,太后在朝中多有巧妙的诋毁。狄公在末年仍然执政,浊河也未曾污染清流。国家的继承最初是交给武将,公独自坚持在朝廷上守护丹陛。禁中决册请求房陵,前朝的长老们都流泪。太宗的社稷在那一朝正立,汉朝的威仪重现。时局危急才识得不世之才,谁说荼草的苦比甘草的甜更好呢?你们也应当列土封爵,身为门户的多有旌旗。为何在岷汉之间漂泊,拜访王侯经历了多少磨难。更何况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水泥泞。饥饿的老虎在峭壁之下,蛟龙横行,奔出清流。早日归来,黄土的泥巴沾染了眼睛,容易使人眯眼。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生于盛唐,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其诗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以忧国忧民、关怀百姓的情怀著称。
《狄明府》写于杜甫晚年,他在诗中寄托了对亲友的关心以及对时局的深思。诗中反映出他对官场沉浮的批判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亲友情谊的珍视。
《狄明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杜甫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官场的现状和社会的变迁。他通过对亲友的关心,体现了自己作为一个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诗中不仅有对亲友的寄托,更深刻地表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盼。
诗的开篇以“梁公曾孙我姨弟”引入,勾勒出亲友间的关系,表达了十年未见的感慨。接着,他通过“有才无命”和“几人卓绝秉周礼”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才的困境与政治风气的堕落。杜甫在诗中提到狄公执政于末年,展现出他对清明政治的向往与对历史的反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浓厚的忧伤与无奈,杜甫用“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来象征人生的艰难与困境,最后以“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结束,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政治腐败的忧虑,对人才遭遇的同情,以及对亲友的关心。通过对比与象征,诗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艰难,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希望的情感。
杜甫在《狄明府》中提到的“梁公”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浊河终不污清济”是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时危始识不世才”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