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39
衰病经时成委顿,石堂九日强登临。
青山老变穷秋色,霜树寒深不贰心。
已忍平居常索莫,每逢佳节转沈吟。
长安满目亲知在,书札兰阳辱好音。
由于长期的衰病,我的身体已经虚弱不堪,今天在九月九日这个重阳节,我强迫自己登上了石堂山。
青山已经变得苍老,秋天的色彩显得非常萧瑟,霜冻的树木在寒冷中显得格外沉寂。而我的心情却没有改变。
我已经忍耐了平日的孤寂,每逢佳节总是感到更加忧伤。
长安城中亲友满目,而我却只能在兰阳收到书信,感到惭愧无比。
作者介绍:李锴,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因身体不适,尽管心中有诸多感慨仍然强迫自己参与传统的节日活动,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内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诗人以“衰病经时”开篇,直接点出身体的虚弱与无奈,接着在“九日”这个传统节日中,强迫自己登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坚持与不屈。后半部分则通过“青山老变穷秋色”和“霜树寒深不贰心”来表现自然的萧瑟和内心的孤独,结合节日的沉重心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失落的感触。最后两句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无奈,虽然长安的亲友满目,但自己却只能在远方收信,倍感羞愧与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节日的孤独,以及对亲友的思念,情感真挚,发人深思。
诗词测试:
诗人李锴生活在哪个朝代?
“衰病经时成委顿”中的“衰病”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答案: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锴的作品与杜甫的《登高》,两者皆有登高的主题,但李锴更注重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与人生的思考。